《一個勺子》:拉條子如何為自己贏得主觀鏡頭
本文關鍵詞: 敘事倫理 新媒體時代 話語分析 影像化 中國社會轉型期 荒誕性 現(xiàn)實主義風格 陳建斌 影像媒介 中國當代社會 出處:《電影藝術》2016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從敘事倫理、影像方式和新媒體時代的藝術悖論三個方面對《一個勺子》進行話語分析。主人公拉條子在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期的身份位置,幾乎完全通過看與被看的視點鏡頭塑造的,當他從監(jiān)視器與后視鏡的被看位置,轉變?yōu)橛捌詈笠粋鏡頭、也是全片唯一一個主觀鏡頭的主體身份時,成為勺子的他永不可獲得主體身份位置的荒誕性也表露無遺。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a spo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narrative ethics, image style and artistic paradox in the new media era. The protagonist's position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is discussed. It was created almost entirely by viewing and seeing the view lens, when he changed from the position of the monitor and the rearview mirror to the last shot of the film, which is also the only subjective subject of the whole film. The absurdity of a spoon in which he could never obtain a subject position was also revealed.
【分類號】:J9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戴錦華;本文的策略:電影敘事研究[J];電影藝術;1994年01期
2 雅·奧蒙 ,肖模;視點[J];世界電影;199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波;;逆轉與驚奇的敘事策略[J];當代電影;2012年02期
2 邊勛;;論小說與電影敘事藝術的要素差異[J];電影文學;2008年12期
3 袁晚晴;;論環(huán)形敘事中的時間[J];電影評介;2012年16期
4 唐燦燦;;從遮蔽到解蔽——解析馬基德·馬基迪電影的敘事方法[J];電影評介;2014年17期
5 王躍;;自由的表達——試析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中攝影機角度與視點特點[J];美與時代(上);2013年05期
6 魏婷婷;;論中國商業(yè)電影的品格“良莠”[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年08期
7 尹婷婷;方明;;解析影片《假如愛有天意》中的色彩運用與敘事[J];新聞世界;2009年07期
8 彭耀春;90年代中國電影理論的關鍵詞[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9 孫楨;;論《吾棲之膚》之敘事結構[J];青年文學家;2012年16期
10 劉雙;;一場凄美壯觀的曠世浩劫——評災難影片《2012》[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0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于麗娜;敘述位置與敘述立場[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2 孟君;90年代中國電影中的作者表述[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李煒;中國大眾文化敘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任明;電影、城市與公共性[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孫鵬;電影理論中的結構主義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6 俞潔;“十七年”中國反特電影的類型研究(1949-1966)[D];浙江大學;2012年
7 陳一愚;中國早期電影觀眾史(1896-1949)[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8 劉昕亭;作為政治批評的縫合式批評—齊澤克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9 殷昭玖;電視劇認同機制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栩;電影敘事視角探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1年
2 徐亮;美國懸疑電影的敘事策略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高媛;當代美國驚悚電影類型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媛媛;當代中國武俠電影的跨文化傳播[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駿;形式與文化:基耶斯洛夫斯基電影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雅鋒;新世紀武俠電影論略[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甄曉文;海巖電視劇敘事話語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8 劉寧;中國紀錄片的發(fā)展與變遷[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9 田園;新世紀中國武俠電影的創(chuàng)作走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年
10 王躍;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中的視聽語言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詹姆斯·費倫;唐偉勝;;“倫理轉向”與修辭敘事倫理[J];敘事(中國版);2010年00期
2 史錦秀;劉嬌;;敘事倫理再批判:堅守社會道德[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11期
3 伍茂國;;倫理轉向語境中的敘事倫理[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4 謝有順;;為破敗的生活作證——陳希我小說的敘事倫理[J];小說評論;2006年01期
5 謝有順;;對人心世界的警覺——《尷尬風流》及其敘事倫理[J];小說評論;2006年03期
6 張勁松;;電影《色·戒》中的敘事倫理分析[J];電影評介;2008年24期
7 梁艷芳;;守護人心溫暖的品質——蔣韻《心愛的樹》的敘事倫理意義[J];名作欣賞;2008年24期
8 楊紅旗;;敘事倫理與文藝學的知識生成[J];文藝理論研究;2009年06期
9 張冬;李小倩;;《城與市》的敘事倫理[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10 唐偉勝;;敘事倫理:故事、話語與閱讀[J];敘事(中國版);2010年0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傅強;以情感為主線的敘事倫理[N];文藝報;2011年
2 吳玉杰;新世紀中短篇小說的敘事倫理[N];光明日報;2008年
3 耿立;深入精神的內部[N];文藝報;2006年
4 劉起林;“戲說歷史”的敘事偏差[N];人民日報;2009年
5 張光芒;人品不好=運氣不好?[N];中國藝術報;2012年
6 王本朝 肖太云;物質時代的情感救贖[N];文學報;2013年
7 張友文;祛除暴力美學 守住倫理底線[N];文藝報;2014年
8 張清華;如何構筑民族記憶[N];文藝報;2011年
9 龔舉善;消費時代報告文學的敘事倫理[N];文藝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謝有順;中國小說敘事倫理的現(xiàn)代轉向[D];復旦大學;2010年
2 曹金合;敘事形式的倫理意味[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梁艷芳;創(chuàng)傷記憶:自述、代述與混合敘述[D];上海大學;2009年
4 楊慶東;自由意志的追尋[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小說與電影及其敘事倫理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焦曉燕;敘事倫理批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劉欣;敘事倫理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1年
4 段夢琪;《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敘事倫理[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5 劉瀅;當代文學中的兩種女性敘事倫理形態(tài)[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6 陳靜;劉小楓敘事倫理學思想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春玉;東西小說的敘事倫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侯芳;方方小說的敘事倫理與道德重建[D];西南大學;2007年
9 曹剛;李銳“呂梁山系列”小說的敘事倫理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10 羅晨;《金色的耶路撒冷》之敘事倫理[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408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54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