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與“質(zhì)”的隱顯——從中國古代山水畫論看革命歷史題材動畫的主體—背景故事建構(gòu)
本文關(guān)鍵詞: 革命歷史題材動畫 中國古代山水畫論 背景故事 劇作建構(gòu) 出處:《當(dāng)代電影》2016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革命歷史題材動畫在主旋律電影史上一直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以獨特的方式肩負著重塑集體記憶、尋求身份認同的使命,從歷史的時代精神中提煉著當(dāng)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對于它的主體故事建構(gòu)需要劇作者有一種宏觀的、總體的考察視野,同時還要能透過史象的展示進入到對史質(zhì)的開掘,因此背景故事與主體故事的平衡處理就尤為重要。中國自古畫法即為文法,筆者發(fā)現(xiàn)此類動畫的劇作建構(gòu)更是與中國古代山水畫論深層相通。本文結(jié)合敘事學(xué)對于背景故事研究的進展,對過去革命歷史題材動畫中主體—背景故事的論述方式進行總結(jié)和梳理,希望能對此類題材劇作敘事中"勢"與"質(zhì)"關(guān)系的建構(gòu)方式加以探索,為進一步的創(chuàng)作實踐和有效傳播提供鏡鑒。
[Abstract]: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animation has alway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main theme film. It has been shouldering the mission of rebuilding collective memory and seeking identity in a unique way.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is refined from the historical spirit of the times.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main story requires a macroscopic and overall view of the dramatis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possible to explore the quality of history through the display of historical images. Therefor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background story and the main story is very important.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drama construction of this kind of ani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ncient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theo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combs the argumentation of the subject-background story in the animations of the past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themes, hoping to explore the way of constru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tential" and "quality" in the narration of this kind of drama. To provide a mirror for further creative practice and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xué)中文系;
【分類號】:J95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兆娣;;革命歷史題材影片與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J];電影文學(xué);2008年13期
2 梁向陽;;影視劇中的“延安”元素——以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為例[J];文藝爭鳴;2010年20期
3 江勝清;;論“新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熱播及主要類型[J];孝感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5期
4 李婕;;論新世紀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的主題[J];成都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3期
5 林衛(wèi);;繼承革命傳統(tǒng) 爭取更大光榮——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王稼祥》新聞發(fā)布會在京召開[J];當(dāng)代電視;2011年06期
6 汪守德;;反映革命歷史題材的新視角——評電視劇《我的青春在延安》[J];新湘評論;2011年15期
7 江勝清;;論“新革命歷史題材文學(xué)作品”中的“另類英雄”[J];名作欣賞;2011年33期
8 王世權(quán);;淺析新世紀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J];新聞傳播;2012年03期
9 岳振國;;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電影述論[J];名作欣賞;2012年18期
10 ;福建省召開革命歷史題材專題創(chuàng)作會議[J];人民戲劇;1978年0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逸;對當(dāng)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的幾點思考[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2年
2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新探索[N];人民日報;2013年
3 范干忠;革命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的新突破[N];中國文化報;2013年
4 朱和平;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重在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世界[N];文藝報;2014年
5 實習(xí)記者 魏濤;安康第一部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即將問世[N];安康日報;2014年
6 張東;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尋求新突破[N];文藝報;2001年
7 楊新貴;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的獨特作用[N];文藝報;2007年
8 武翩翩;進一步推動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N];文藝報;2008年
9 栗石毅;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同心》寧夏開機[N];中國電影報;2008年
10 高小立;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同心》在京首映[N];文藝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徐青;論當(dāng)代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的“英雄敘事”[D];浙江大學(xué);2009年
2 孫艷;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3 鄭國棟;當(dāng)前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的創(chuàng)作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4 孫宜山;新時期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創(chuàng)作與受眾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7年
5 劉川熙;近年來革命歷史影視的新突破[D];四川大學(xué);2007年
6 李婕;新世紀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1年
7 王晶;新時期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13年
8 肖蓮;改革開放以來瀟湘電影集團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研究[D];湖南大學(xué);2011年
9 鄧江波;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chuàng)作的重大突破[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2年
10 楊敏;新時期革命歷史題材戲曲[D];上海大學(xué);2013年
,本文編號:15125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51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