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歷史影像記憶建構中的權力實踐
本文關鍵詞: 革命歷史劇 集體記憶 權力實踐 出處:《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革命歷史劇將歷史與影視結合起來,影響著人們對革命歷史的認知、情感和態(tài)度,形塑公民的政治人格,是集體記憶的影像載體。在革命歷史影像記憶的建構過程中,政治權力、商業(yè)權力、創(chuàng)作者權力、受眾權力運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形塑人們的記憶,內中的合力與共謀、施控與受控、操縱與依附、壓力與張力,可見與不可見的種種因素制約著革命歷史記憶的生產與傳播。在復雜的權力運作系統(tǒng)中,革命歷史劇已經成為一個文化場域,一個在動態(tài)中平衡的博弈空間。
[Abstract]: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drama combines history with film and television, which influences people's cognition, emotion and attitude towards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shapes citizens' political personality. It is the image carrier of collective memory.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image memory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political power, commercial power, creator power and audience power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to shape people's memory. The resultant force and collusion, control and control, manipulation and dependence, pressure and tension, visible and invisible factors restrict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memory in the complex system of power operation.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drama has become a cultural field, a dynamic balance game space.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集體記憶視閾下的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研究”(15YJC760068)
【分類號】:J905
【正文快照】: 考察20世紀的中國,“革命”無疑是國人最為熟悉的一個詞匯,革命建構了新的政治秩序,影響著人們的觀念與行動,塑造著國人的政治心理。時光流逝,如今“革命”已經退出了中國社會日常運作中常用的傳播語匯行列,但是通過各種媒介手段傳播的關于那段歷史時期“革命”的多元文本,包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岳璐;;博弈論視域下大眾傳媒明星生產的權力元素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01期
2 李萍;;獻禮季大銀幕的歷史想象與表達策略[J];文藝評論;2012年03期
3 陶東風;;“文藝與記憶”研究范式及其批評實踐——以三個關鍵詞為核心的考察[J];文藝研究;2011年06期
4 張斌;;電視劇文本構成論[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袁蕾;;黑幫片→政論片→青春片[N];南方周末;2011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宗峰;;論小說《塵埃落定》對革命集體記憶的處理[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7年07期
2 龍念;;革命歷史影像記憶建構中的權力實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年03期
3 李畔媛;;近五年國內創(chuàng)傷理論研究綜述[J];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7年02期
4 劉飛;;IP劇:從小說文本到影視劇文本的跨越[J];當代電視;2017年03期
5 荀利波;;重返歷史現(xiàn)場中的集體記憶構建——評陳啟文長篇報告文學《大河上下》[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6期
6 邵凌瑋;;赫塔·米勒《呼吸秋千》的文化記憶[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6年02期
7 祝東;王小英;;人類符號文化世界的祛魅——《我的個神啊》的一種讀法[J];文化研究;2016年01期
8 陳旭光;;鄧麗君媒介形象的歷史變遷與文化意義[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5年06期
9 龍瑞翠;;《風流才子》中的欲望書寫研究[J];外語學刊;2015年06期
10 陳全黎;;中國記憶史研究的路徑問題——以《記憶的政治》為中心[J];史學月刊;2015年10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騏;;大眾傳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絲效應[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01期
2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對社會記憶研究的一個反思[J];社會;2010年05期
3 朱沛升;;“文革記憶”研究初探[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4 陶東風;;“七十年代”的碎片化、審美化與去政治化——評北島、李陀主編的《七十年代》[J];文藝研究;2010年04期
5 張博;;記憶與遺忘的重奏——文學、歷史、記憶淺論[J];文藝爭鳴;2010年01期
6 黃勇;;“右派”記憶及其方式[J];文藝爭鳴;2010年01期
7 王侃;;年代、歷史和我們的記憶[J];文藝爭鳴;2010年01期
8 洪治綱;;文學:記憶的邀約與重構[J];文藝爭鳴;2010年01期
9 余華;;一個記憶回來了[J];文藝爭鳴;2010年01期
10 畢飛宇;;記憶是不可靠的[J];文藝爭鳴;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玨;;我們對革命歷史片創(chuàng)作的一次探索——《梅嶺星火》導演隨筆[J];電影通訊;1982年11期
2 楊陽;王倩;;長影革命歷史片的“英雄敘事”[J];參花(下);2013年12期
3 史靜;;革命歷史電影中的身體與復仇[J];電影藝術;2012年01期
4 朱晶;不熄的革命火炬——長影建國以來革命歷史片漫評[J];當代電影;1992年02期
5 苗君;;革命歷史文獻片的史學價值——以《解放中國》為例[J];新聞愛好者;2011年02期
6 邱雅輝;;一次紅色沖擊波后的冷思考[J];中國社會導刊;2008年13期
7 毛尖;;重建革命歷史的正劇:從“炮灰”談起[J];天涯;2013年01期
8 聶大江;乘勝前進 提高質量 創(chuàng)作無愧于偉大革命歷史的革命史劇[J];電影通訊;1992年03期
9 葉志良;思想解放語境中的革命歷史傳記劇創(chuàng)作[J];當代戲劇;2005年03期
10 鄭楚華;業(yè)余戲劇楲材隨娗[J];上海戲劇;1962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本報記者 怡夢;且看紅色題材如何講述革命歷史[N];中國藝術報;2012年
2 王新榮;說說革命歷史青春化言說[N];中國藝術報;2011年
3 陳寶光 高源 魏洋 張世杰;讓革命歷史不朽 讓英雄主義永存[N];山西日報;2002年
4 郭振建;填補重大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空白[N];人民日報;2001年
5 郭劍敏;“紅色影視”:境界與開拓[N];人民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陳彩虹 張霖;“經濟小省”如何打造“戲劇大省”[N];甘肅經濟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張悅;讓革命歷史成為后人的精神財富[N];中國藝術報;2011年
8 饒曙光;新時代 新格局 新成就[N];文藝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鼎;“后革命”時代的革命歷史影視劇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556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45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