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美國科幻電影的文化生態(tài)解讀
本文關鍵詞:當代美國科幻電影的文化生態(tài)解讀 出處:《電影文學》2016年2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科幻電影 美國電影 類型片 文化生態(tài)
【摘要】:科幻電影在當代類型電影中,以具有豐富而奇特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視聽技術著稱,是國際化與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類型電影之一。當代美國科幻電影在世界范圍內(nèi),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力,是研究科幻電影的典型案例。從文化生態(tài)的角度來對當代美國科幻電影進行探究,對于了解其發(fā)展道路以及推究本土科幻電影的發(fā)展之路,無疑是大有裨益的。文章從電影的生存環(huán)境、價值建構(gòu)、文化功能三方面,解讀當代美國科幻片的文化生態(tài)。
[Abstract]:Science fiction movies are famous for their rich and unique imagination and superb audio-visual technology in contemporary genre movies. They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s of movies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Contemporary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film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in the world. They are typical cases of science fiction fil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to explore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film, to understand its development path and to local science fiction film development, is undoubtedly be of great advantage. The article interprets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film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film's living environment, value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function.
【作者單位】: 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
【分類號】:J905
【正文快照】: 文化生態(tài)批評是借生態(tài)科學之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論用以研究文化現(xiàn)象的批評方式。任何一門藝術的出現(xiàn)、生存與發(fā)展,都是在特定環(huán)境中進行的。電影的傳播既是技術問題,也是與包括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等因素在內(nèi)的整個社會語境息息相關的。在不同的社會語境下,電影將采用不同的意義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亞雪;;科幻電影中的未來技術[J];互聯(lián)網(wǎng)周刊;2006年03期
2 ;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不再遙遠[J];每周電腦報;2006年17期
3 Rain;;科幻電影中的未來技術[J];數(shù)字社區(qū)&智能家居;2007年01期
4 P.Weingart;C.Muhi;P.Pansegrau;程萍;;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和科學家[J];科普研究;2008年05期
5 李娟;;科幻電影中的跨種族交際[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S2期
6 柳祖濤;駱俊華;;科幻電影中關于人類環(huán)境保護的警示[J];電影文學;2010年07期
7 王一鳴;黃雯;曾國屏;;中美科幻電影數(shù)量比較及對我國科幻電影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科普研究;2011年01期
8 ;科幻電影專用?[J];消費電子;2011年09期
9 張翔宇;吳航行;;中國科幻電影的現(xiàn)狀及其思考[J];電影評介;2011年13期
10 思郁;;《環(huán)形使者》:宿命與希望[J];商周刊;2012年2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科幻電影路在何方[N];大眾科技報;2003年
2 徐建華;科幻電影離科學到底有多遠(二)[N];科技日報;2005年
3 嚴蓬;域外科幻電影:從恐懼到憂慮[N];中國藝術報;2010年
4 主講人 詹想 整理 本報記者 馬之恒;天文:科幻電影的靈感“寶庫”[N];北京科技報;2011年
5 吳學安;國產(chǎn)科幻電影如何“扶得起”[N];中國文化報;2013年
6 徐剛;國產(chǎn)科幻電影如何鑄就神話[N];團結(jié)報;2013年
7 胡祥;用社會學視角拍一部科幻電影[N];北京日報;2014年
8 記者 周琳 吳霞 許曉青;劉慈欣:中國科幻電影沒經(jīng)驗也得拍[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9 陳雪;科學家抨擊科幻電影中的科學漏洞[N];大眾科技報;2004年
10 徐建華;科幻電影離科學到底有多遠(一)[N];科技日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英;科幻電影的敘事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2 趙起;后工業(yè)化發(fā)展對科幻電影創(chuàng)作觀念的影響[D];上海戲劇學院;2005年
3 沈東;論科幻電影的劇作模式[D];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1992年
4 匡妥;從受眾體驗看科幻電影的審美效應[D];貴州師范大學;2008年
5 韓福龍;科幻電影中的神話敘事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勇;從科幻電影看科學自由[D];廣西大學;2012年
7 歷佳;科幻電影的科技傳播功能解析[D];東北大學;2010年
8 時曼卿;論中國科幻電影的發(fā)展[D];西南大學;2015年
9 楊娟;“他者”身體的文化解讀[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6年
10 魏鴻;科幻電影中人機認同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3400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340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