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影像中青少年犯罪剖析——以《全民目擊》與《詩》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7-11-16 13:24
本文關鍵詞:中韓影像中青少年犯罪剖析——以《全民目擊》與《詩》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中韓影像 青少年犯罪 《全民目擊》 《詩》 價值觀念
【摘要】:中韓分別拍攝的兩部影片《全民目擊》和《詩》都以青少年犯罪為主要表現(xiàn)內容,圍繞犯罪行為發(fā)生后家長的行動和社會的反應展開,敘事策略上具有一致性。中國影片《全民目擊》表現(xiàn)出現(xiàn)代社會中,傳統(tǒng)的倫理價值觀念特別是"父為子隱"的親情倫理仍具有很強的存在基礎和社會認同度,盡管影片最后關于犯罪者是否獲得真正救贖的處理顯示出導演本身的困惑,但影片傳達的這種價值觀念,加之糾纏其中的金錢因素和法律操控,需要我們嚴肅、深刻地思考。韓國影片《詩》表現(xiàn)了成人社會功利、冷峻的一面,但又以一個邊緣化的家長的視角,也就是影片真正的主角,表達了對被害者的真切同情,并通過她最終的選擇,表明當親情與法律沖突時,現(xiàn)代公民意識和法律精神才是確保犯罪青少年獲得真正救贖的價值觀念。
【作者單位】: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
【基金】: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4年度科研項目“中韓影像中的青少年的罪與罰——以《全民目擊》與《詩》為中心”(課題編號:189080336)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J905;C913.5
【正文快照】: 《全民目擊》和《詩》都以青少年犯罪為主要表現(xiàn)內容,圍繞犯罪行為發(fā)生后家長的行動與社會的反應展開敘事!度衲繐簟(2013)是我國新銳導演非行的作品,《詩》(2010)是韓國著名導演李滄東的作品,兩位導演都不是科班出身。非行最初的主業(yè)為音樂,李滄東本是作家,作為導演他們,
本文編號:11925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19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