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亦舒小說的電影改編
發(fā)布時間:2017-11-14 17:36
本文關鍵詞:論亦舒小說的電影改編
更多相關文章: 亦舒小說 電影改編 敘事視角 人物 情節(jié) 主題
【摘要】:電影與文學分屬兩個不同的藝術門類,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但是兩者通過電影的文學改編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亦舒從小就顯示了她對文學的熱愛和超高的文學創(chuàng)作天賦,后來她的流行言情小說以其現(xiàn)實主義情感、逼真的女性形象刻畫和潑辣、尖刻的筆觸深深吸引著青年人,所以對其小說的研究者很多,由于備受青年一代的推崇,所以其九部作品被拍成電影走進人們的視野,但電影的水土不服并沒引起大眾的關注,這其中的原因何在,正是我做本文的目的。電影的文學改編,通過改編者對文本的讀解,立足于原著的基礎上遵循電影規(guī)則將文學作品轉化為電影作品,是一種源于文學但又與文學有所不同的藝術形式。雖然亦舒小說中有的存在篇幅短小、敘述者諸多等限制電影改編因素的影響,但其作品中細致的細節(jié)、生動的人物、富有社會意義的主題、亦舒小說廣受讀者歡迎等因素都適宜電影的改編。文章以此為前提,以亦舒的八篇文學作品以及相應的電影為藍本,運用電影與文學的對比分析法,通過具體的事例分析了文學改編成電影以后在敘事視角的合理轉化、故事情節(jié)的調整、人物的增刪合并和人物關系的合理調整等方面的成功。接著又從導演的男性化視角與亦舒女性化視角的不一致、影片主題與小說主題的偏離、故事情節(jié)的不合理調整以及影片刻意向市場妥協(xié)、娛樂化痕跡過重等幾個方面分析了電影改編之后的不足。正是電影改編后的成功點,才使得電影與文學的對比研究具有實際意義。同時電影改編以后的不足正是電影社會反響平平,顯得水土不服的重要原因所在。本文以亦舒小說改編研究為切入,介紹了文學改編理論,通過剖析小說中適宜及不適宜改編的因素將文學與電影融會貫通,通過對電影改編后成敗得失的分析,以期對以后的電影工作者的電影改編實踐活動提供經(jīng)驗總結和理論支持,創(chuàng)造出不違背原著主旨、符合電影規(guī)律又深受觀眾歡迎的影視改編作品。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711.074;J905
,
本文編號:11863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18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