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文導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4 18:33
本文關鍵詞:周曉文導演研究
【摘要】:周曉文是第五代導演中的典型代表,其電影具有深刻的哲理蘊涵,肩負著對人類“生存、死亡、人性、愛情”的深刻剖析。在藝術手法上也加入了新的元素,用商業(yè)電影創(chuàng)新的鏡頭語言生動地探究了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和獨特的審美價值及人文資料價值,是藝術性與觀賞性完美結(jié)合的重要典范。他是一位血氣方剛的漢子,喜歡用影片去拉開生活舞臺的遮蔽,顯露出人性的刀光劍影;他認為自己就屬于弱勢群體,想把人性的陰暗、光明展現(xiàn)在影片中,對邊緣人物的關注度極高;他還認為在弱勢群體中女性是弱勢中的弱勢,所以在他的影片中對女性形象的表達無處不在。與此同時,周曉文電影打破了商業(yè)與藝術、主流與邊緣的界限,受到藝術電影市場和大眾電影市場的歡迎。本文以周曉文導演創(chuàng)作的電影作品為研究對象,通過文本細讀和人物訪談的方法,分別從影片的敘事、風格和主題等方面進行闡釋,深刻展現(xiàn)周曉文導演一以貫之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適時變化的創(chuàng)作技法,并以客觀冷峻的視角評析其作品的藝術價值、類型去探索人性關懷。文章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系統(tǒng)梳理周曉文導演的成長經(jīng)歷,并對影響其電影創(chuàng)作的相關因素進行概要性的分析;第二部分:通過對其主要作品共性要素的歸納總結(jié),探析其敘事風格多元化特點的形成、發(fā)展和踐行。從人物敘事、空間敘事和音樂敘事等角度,結(jié)合影片的鏡語表達,描繪影片風格;第三部分:著重解讀其影片中所滲透的包括人物身份、世俗人性、情感訴求等社會表征轉(zhuǎn)型之下人的生存境況和社會文化癥候的諸端現(xiàn)象。其中身份主要從邊緣人物和女性出發(fā),人性主要從個體和女性角色的刻畫進行闡釋,最后從影片中的焦慮、死亡和愛情幾個意象來展現(xiàn)其在社會轉(zhuǎn)型下的文化癥候。
【關鍵詞】:周曉文 導演 電影 藝術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91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緒論8-13
- 一、選題緣由8-9
- 二、研究現(xiàn)狀9-10
- 三、選題意義10-11
- 四、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 導演成長史概述13-20
- 第一節(jié) 成長歷程13-15
- 一、家庭背景13-14
- 二、成長和教育經(jīng)歷14-15
- 第二節(jié) 電影時期15-20
- 一、蹉跎歲月15-16
- 二、商業(yè)電影中的黑馬16-18
- 三、暫別影壇18
- 四、回歸影壇18-20
- 第二章 敘事形式與風格20-33
- 第一節(jié) 人物敘事20-24
- 一、注重細節(jié)的人物敘事視角20-21
- 二、精于語言的人物敘事方式21-23
- 三、折射現(xiàn)實生活中人物敘事視角23-24
- 第二節(jié) 空間敘事24-27
- 第三節(jié) 音樂敘事27-29
- 一、曲調(diào)配合故事發(fā)展27-28
- 二、影像與音響完美結(jié)合28-29
- 第四節(jié) 鏡語表達29-33
- 一、影像的“震驚”表達30-31
- 二、影像的“韻味”表達31-33
- 第三章 人性書寫及其文化表征33-49
- 第一節(jié) 身份選擇33-38
- 一、關注邊緣人物34-35
- 二、女性形象35-38
- 第二節(jié) 人性刻畫38-42
- 一、個體的抗爭與反思39-40
- 二、女性的反叛與救贖40-42
- 第三節(jié) 社會轉(zhuǎn)型下的文化癥候42-49
- 一、焦慮42-45
- 二、死亡45-46
- 三、愛情46-49
- 結(jié)語49-52
- 附錄52-60
- 參考文獻60-62
- 致謝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冬昕;;談電影音樂的藝術性[J];電影文學;2012年13期
,本文編號:10325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03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