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歷史題材電視劇述評
本文關鍵詞:2015年歷史題材電視劇述評
更多相關文章: 歷史題材 央視八套 播出量 衛(wèi)視頻道 網絡小說 四大名捕 影像語言 步步驚心 瑯琊 策略調整
【摘要】:正2015年,對于歷史題材電視劇來說是個不同尋常的年份,受"一劇兩星"等政策規(guī)定和各衛(wèi)視頻道編排策略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一方面,衛(wèi)視黃金時段電視劇播出總量明顯下降,全年為25609集,較2014年的34289集下降了25.31%,平均每個頻道減少約6部電視劇的播出量,歷史劇的播出量隨之受限。以央視平臺為例,除了年初央視八套跨年播出的《大清鹽商》及年末播出的《班淑傳奇》,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所;
【關鍵詞】: 歷史題材;央視八套;播出量;衛(wèi)視頻道;網絡小說;四大名捕;影像語言;步步驚心;瑯琊;策略調整;
【分類號】:J905
【正文快照】: 2015年,對于歷史題材電視劇來說是個不同尋常的年份,受“一劇兩星”等政策規(guī)定和各衛(wèi)視頻道編排策略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一方面,衛(wèi)視黃金時段電視劇播出總量明顯下降,全年為25609集,較2014年的34289集下降了25.31%,平均每個頻道減少約6部電視劇的播出量,歷史劇的播出量隨之受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建梅;歷史的權威在歷史題材電視劇中喪失[J];電視研究;2002年11期
2 樓嵐嵐;多元文化語境中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試析近十年大陸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幾種類型[J];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 焦垣生,陳磊;歷史題材影視劇創(chuàng)作議[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4 張智華;歷史題材電視劇散論[J];中國電視;2005年05期
5 李春青;談談關于歷史題材作品的評價標準問題[J];人文雜志;2005年05期
6 李力;消費歷史:歷史題材電視劇的文化批判[J];中國電視;2005年03期
7 范志忠;歷史題材影視劇創(chuàng)作的審美悖論[J];當代電影;2005年02期
8 謝勇;胡軍;;歷史題材電視劇的文本類型[J];戲劇之家;2005年04期
9 杜希宙;;歷史的微笑與尷尬——評歷史題材影視作品的“戲說”[J];電影評介;2006年21期
10 石立干;;“風風火火”的歷史題材 電視劇的審美內涵[J];電影評介;2006年1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瑾;;當前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中的問題——“2005·學術前沿論壇”北京市文藝學會專場綜述[A];和諧社會:社會公正與風險管理——2005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5年
2 張云志;;感受西柏坡——紅色歷史題材動漫創(chuàng)作[A];第六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1年
3 吳素玲;;歷史題材電視劇的文化價值取向[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4 王嘉良;;論茅盾的歷史題材小說[A];茅盾研究(第二輯)[C];198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平;歷史題材劇的社會擔當與價值定位[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錢力;歷史題材電視劇須權衡“溫度”與“厚度”[N];中國文化報;2013年
3 胡克非;中日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差異[N];中國文化報;2013年
4 史可揚;歷史題材電視劇是該檢討了[N];中國文化報;2013年
5 柳岸;對歷史題材作品不要吹毛求疵[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4年
6 廣州美院教授 李公明;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中的良知與倫理責任[N];東方早報;2012年
7 記者 褚國飛;歷史題材影片《林肯》引學界爭議[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8 孫燾;歷史題材的“意義”回歸[N];人民日報;2014年
9 胡鵬林;歷史題材文藝創(chuàng)作的三大轉變[N];文藝報;2006年
10 仲言;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的“真實”界說[N];人民日報;2008年
,本文編號:10040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00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