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下阿蒙】吳下阿蒙讀音,詳細(xì)解釋,典故,造句,成語接龍
本文關(guān)鍵詞:成語吳下阿蒙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吳下阿蒙 讀音 詳細(xì) 解釋 典故 造句 成語 接龍
按拼音檢索:
吳下阿蒙 讀音(發(fā)音): wú xià ā méng 詳細(xì)解釋(意思):吳下:現(xiàn)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xué)識尚淺。 出處(典故):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xué)識英博,非復(fù)吳下阿蒙! 示例: 馬灣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嗟乎!非~。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記·續(xù)篇》 吳下阿蒙成語接龍 第一個字為"吳"的成語 第二個字為"下"的成語 第三個字為"阿"的成語 第四個字為"蒙"的成語 成語吳下阿蒙造句 吳下阿蒙相關(guān)推薦 成語"吳下阿蒙"更多相關(guān)信息
1、吳下阿蒙_百度百科
吳下阿蒙,指三國吳之名將呂蒙 ,后亦以譏缺少學(xué)識、文才者。語出《三國志·吳志·呂蒙傳》“結(jié)友而別” 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初權(quán)謂蒙... 基本信息 - 人物介紹 - 出處譯文 baike.baidu.com/ 2013-08-30
2、吳下阿蒙_百度知道
5個回答-提問時間:2010年12月15日最佳答案: 出自三國時孫權(quán)勸學(xué)的故事,說的是吳國名將呂蒙讀書的事情。 原文 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曰...zhidao.baidu.com/link?url=SLjTZVFRrCeikPa...2010-12
3、吳下阿蒙的故事_成語吳下阿蒙的典故
這位魯肅是吳國一位名士,學(xué)問淵博,讀書破萬卷。他與呂蒙都在周瑜手下做過事,常戲謔呂蒙,“吳下阿蒙”就是由他叫出名的。一次,魯肅到呂蒙的駐軍去巡視。...-查看更多關(guān)于“成語吳下阿蒙的典故”的內(nèi)容
4、吳下阿蒙_吳下阿蒙的成語解釋_成語故事_金山詞霸漢語站
[釋義] 吳下:現(xiàn)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xué)識尚淺。 [語出] 晉·虞溥《江表傳》:“至于今者,學(xué)識英博,非復(fù)吳下阿蒙。” ...-查看更多關(guān)于“吳下阿蒙的成語解釋”的內(nèi)容
5、吳下阿蒙 - 搜搜百科
吳下阿蒙,吳下:現(xiàn)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指三國吳之名將呂蒙 ,后亦以譏缺少學(xué)識、文才者。呂蒙出身貧苦,少年時未曾受教育,...-查看更多關(guān)于“吳下阿蒙 百科”的內(nèi)容
6、吳下阿蒙_百度詞典
吳下阿蒙[wú xià ā méng][解釋]吳下:現(xiàn)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xué)識尚淺。[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xué)識英博,非復(fù)吳下阿蒙! dict.baidu.com/s?wd=吳下阿蒙
7、吳下阿蒙的意思.含義.解釋.成語詞典在線查詢
成語釋義 吳下:現(xiàn)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xué)識尚淺。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吾謂大...-查看更多關(guān)于“吳下阿蒙的意思”的內(nèi)容
8、吳下阿蒙_互動百科
吳下阿蒙-吳下阿蒙比喻人學(xué)識尚淺。-wuxiaameng... 名稱: 吳下阿蒙 拼音: wú xià ā méng 出處: 《三國志 吳書 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學(xué)識英...-查看更多關(guān)于“吳下阿蒙 百科”的內(nèi)容
9、觸發(fā)吳下阿蒙劇情條件,結(jié)果是什么?_三國志11吧_百度貼吧
3天前農(nóng)業(yè)銀行:風(fēng)控能力已非吳下阿蒙騰訊財經(jīng)農(nóng)業(yè)銀行:風(fēng)控能力已非吳下阿蒙研報東方證券2013-08-30 09:15 我要分享 0 投資要點(diǎn) 農(nóng)行披露中報,實現(xiàn)凈利潤923.52億元,同比增長14.72%,略高于我...
10、吳下阿蒙_百度百科
5條回復(fù)-發(fā)帖時間:2007年11月28日觸發(fā)吳下阿蒙劇情條件,結(jié)果是什么?只看樓主 收藏 回復(fù) 戀空 bad00pig 置頂里找太慢 發(fā)個帖簡單點(diǎn) o(∩_∩)o... 回復(fù) yangtao1985010 你看看阿蒙的...-查看更多關(guān)于“三國志11吳下阿蒙”的內(nèi)容
wú①<動>大聲說話。《詩經(jīng)·周頌·絲衣》:“不~不敖。”②<名>周代諸侯國,在今長江下游一帶。③<名>朝代名(公元222-280年)。三國之一,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第一代君主是孫權(quán)。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馮蒸主編)
xià①<名>下面;位置較低的處所!秳駥W(xué)》:“上食埃土,~飲黃泉。”②<形>低!恫刹菟帯罚骸按说貏莞摺煌病!雹<形>下等;次序在后的。《鄒忌諷齊王納諫》:“聞寡之耳者,受~賞!雹<名>地位低下的人;職務(wù)低的人;下級!读H藺相如列傳》:“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雹<動>從高處到低處!队吸S山記》:“轉(zhuǎn)入石門,越天都之脅而~。” 【又】<動使動>使……下去。《李a,雪夜入蔡州》:“元濟(jì)于城上請罪,進(jìn)城梯而~之!雹<動>降下;落下!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紛紛暮雪~轅門!雹<動>下墜!钝蛳轮畱(zhàn)》:“項王泣數(shù)行~!雹<動>到……去。多指從上游向下游、從北向南、從大城鎮(zhèn)去鄉(xiāng)村等。《譚嗣同》:“君乃自湖南溯江,~上海!雹<動>下達(dá);頒布。《<指南錄>后序》:“維揚(yáng)帥~逐客之令。”⑩<動>攻下;攻占!蛾惿媸兰摇罚骸疤I~,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雹<動>少于;低于。《師說》:“今之眾人,其~圣人也亦矣!雹<動>謙下;降低身份去交往。《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為人,仁而~士!雹<量>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犊诩肌罚骸昂鋈粨岢咭弧喉懏吔^。”⒁<名>方面;方。柳宗元《駁復(fù)仇議》:“今若取此以斷兩~相殺,則合于禮矣! 【下車】地方官員風(fēng)到任。 【下處】臨時居住的地方;寓所;客店。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馮蒸主編)
ā㈠詞頭,多用在親屬名稱或人名的前面,盛行于魏晉以后!犊兹笘|南飛》:“~母謂~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薄额伿霞矣(xùn)·風(fēng)操》:“梁武小名~練,子孫呼練為絹。” ē㈡①〈名〉山陵;大丘。王勃《滕王閣序》:“訪風(fēng)景于崇~。”②〈名〉山灣。屈原《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雹邸疵滴萁锹N起來檐!豆旁娛攀住の鞅庇懈邩恰罚骸啊w三重階。”④〈動〉曲從;迎合!俄n非子·有度》:“法不~貴,繩不撓曲!保ㄙF,地位高的人。)⑤〈動〉偏私;袒護(hù)。屈原《離騷》:“皇天無~私兮。”〖引〗親近。《后漢書·文苑傳下》:“茍失其道,則兄弟不~!雹尥ā版埂。柔軟而美麗的樣子。《詩經(jīng)·小雅·隰!罚骸摆羯S小淙~有難。”(難,茂盛的樣子。) hē㈢通“呵”。斥責(zé)!独献印ざ隆罚骸拔ㄖc~,相去幾何! 【阿諛】ēyú迎合別人的心意,說奉承話。《后漢書·楊震傳》:“其~取容者,則因公褒舉,以報私惠。”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馮蒸主編)
méng①<動>覆蓋;遮住!蹲髠鳌ふ压辍罚骸耙阅弧!雹<動>蒙騙!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吧舷孪唷y與處矣。”③<動>遭受!肚袀鳌罚骸坝职材芤责┲锥乐疁伢逗?”④<動>承受;繼承!哆^秦論》:“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故業(yè)。”⑤<形>愚昧無知。《戰(zhàn)國策·韓策》:“民非愚~也!苯裼小鞍l(fā)蒙”、“啟蒙”。⑥<動>敬辭,承蒙!洞鹚抉R諫議書》:“昨日~教! 【蒙塵】蒙受風(fēng)塵。特指皇帝逃難出走。 【蒙沖】古代一種小型戰(zhàn)船,又寫作“艨艟”。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馮蒸主編)
"吳"字解釋
wú①<動>大聲說話!对娊(jīng)·周頌·絲衣》:“不~不敖!雹<名>周代諸侯國,在今長江下游一帶。③<名>朝代名(公元222-280年)。三國之一,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第一代君主是孫權(quán)。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馮蒸主編)
"下"字解釋
xià①<名>下面;位置較低的處所!秳駥W(xué)》:“上食埃土,~飲黃泉!雹<形>低!恫刹菟帯罚骸按说貏莞摺煌病!雹<形>下等;次序在后的。《鄒忌諷齊王納諫》:“聞寡之耳者,受~賞!雹<名>地位低下的人;職務(wù)低的人;下級。《廉頗藺相如列傳》:“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⑤<動>從高處到低處!队吸S山記》:“轉(zhuǎn)入石門,越天都之脅而~! 【又】<動使動>使……下去!独頰,雪夜入蔡州》:“元濟(jì)于城上請罪,進(jìn)城梯而~之。”⑥<動>降下;落下!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紛紛暮雪~轅門!雹<動>下墜!钝蛳轮畱(zhàn)》:“項王泣數(shù)行~。”⑧<動>到……去。多指從上游向下游、從北向南、從大城鎮(zhèn)去鄉(xiāng)村等!蹲T嗣同》:“君乃自湖南溯江,~上海。”⑨<動>下達(dá);頒布!<指南錄>后序》:“維揚(yáng)帥~逐客之令!雹<動>攻下;攻占。《陳涉世家》:“蘄~,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雹<動>少于;低于。《師說》:“今之眾人,其~圣人也亦矣。”⑿<動>謙下;降低身份去交往!缎帕昃`符救趙》:“公子為人,仁而~士。”⒀<量>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口技》:“忽然撫尺一~,群響畢絕!雹<名>方面;方。柳宗元《駁復(fù)仇議》:“今若取此以斷兩~相殺,則合于禮矣! 【下車】地方官員風(fēng)到任。 【下處】臨時居住的地方;寓所;客店。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馮蒸主編)
"阿"字解釋
、逶~頭,多用在親屬名稱或人名的前面,盛行于魏晉以后。《孔雀東南飛》:“~母謂~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薄额伿霞矣(xùn)·風(fēng)操》:“梁武小名~練,子孫呼練為絹。” ē㈡①〈名〉山陵;大丘。王勃《滕王閣序》:“訪風(fēng)景于崇~。”②〈名〉山灣。屈原《山鬼》:“若有人兮山之~。”③〈名〉屋角翹起來檐。《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閣三重階。”④〈動〉曲從;迎合!俄n非子·有度》:“法不~貴,繩不撓曲。”(貴,地位高的人。)⑤〈動〉偏私;袒護(hù)。屈原《離騷》:“皇天無~私兮!薄家接H近!逗鬂h書·文苑傳下》:“茍失其道,則兄弟不~。”⑥通“婀”。柔軟而美麗的樣子!对娊(jīng)·小雅·隰!罚骸摆羯S小,其葉有難!保y,茂盛的樣子。) hē㈢通“呵”。斥責(zé)。《老子·二十章》:“唯之與~,相去幾何! 【阿諛】ēyú迎合別人的心意,說奉承話。《后漢書·楊震傳》:“其~取容者,則因公褒舉,以報私惠。”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馮蒸主編)
"蒙"字解釋
méng①<動>覆蓋;遮住!蹲髠鳌ふ压辍罚骸耙阅弧!雹<動>蒙騙!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吧舷孪唷y與處矣。”③<動>遭受。《屈原列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世之溫蠖乎?”④<動>承受;繼承。《過秦論》:“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故業(yè)。”⑤<形>愚昧無知。《戰(zhàn)國策·韓策》:“民非愚~也。”今有“發(fā)蒙”、“啟蒙”。⑥<動>敬辭,承蒙!洞鹚抉R諫議書》:“昨日~教! 【蒙塵】蒙受風(fēng)塵。特指皇帝逃難出走。 【蒙沖】古代一種小型戰(zhàn)船,又寫作“艨艟”。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馮蒸主編)
本文編號:8606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khy/86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