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李下】瓜田李下的意思
本文關(guān)鍵詞:瓜田李下造句
【成語名字】瓜田李下
【漢語拼音】guā tián lǐ xià
【成語解釋】
在瓜田里不彎身穿鞋,在李樹下不舉手整理帽子。語本無名氏〈君子行〉。后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
【成語典故】
無名氏〈君子行〉(據(jù)《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引)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發(fā),后世稱圣賢。
【成語注解】
1、納履:穿鞋,指彎腰做穿鞋或整理的動作。履,鞋子。
2、 正冠:扶正帽子。指伸手整理帽子。冠,音ㄍㄨㄢ,帽子。
【成語出處】
1、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五》:“遇日暮,懼獲瓜田李下之譏。望君之容,必是賢者,是以停留,依憑左右。”
2、《北齊書.卷四二.袁聿修列傳》:“今日仰過,有異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貽厚責(zé)。”
3、《三俠五義.第五二回》:“我家中并無多余的房屋,而且又無仆婦丫鬟,使怨女曠夫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成語用法】
語義說明 比喻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
使用類別 用在“遭受質(zhì)疑”的表述上。
【瓜田李下造句】
1、考試時東張西望,就難免有瓜田李下的作弊嫌疑。
2、我處事光明磊落,為所當(dāng)為,無懼瓜田李下之嫌。
3、這次弊案,凡有瓜田李下之嫌的人,都被警方傳訊了。
4、她做事十分謹(jǐn)慎,絕不讓自己處于瓜田李下的情況中。
5、這事本與我無關(guān),只因瓜田李下,招惹了許多閑言閑語。
6、為了避免瓜田李下惹是非,,經(jīng)理從不單獨與女同事出游。
7、他是真心誠意在幫助寡嫂的,你們真不應(yīng)該瓜田李下亂懷疑。
8、他曾出現(xiàn)在案發(fā)現(xiàn)場附近,所以警方認(rèn)為他難脫瓜田李下之嫌。
9、自從先生過世后,為了避免瓜田李下,好交際的她深居簡出,謹(jǐn)言慎行。
【近義詞】 薏苡之謗
【參考詞語】:瓜李之嫌
【漢語拼音】:guā lǐ zhī xián
【成語解釋】:比喻處在被懷疑的境地。見“瓜田李下”條。
1、五代漢.王定!短妻裕砭牛眉暗趷旱强啤罚“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謗,斯不可忘。”
2、《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誰知事既不諧,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諒,何況他人?”
【參考詞語】:李下瓜田
【漢語拼音】:lǐ xià guā tián
【成語解釋】:猶“瓜田李下”。見“瓜田李下”條。
1、宋.劉克莊〈送勛侄之官嵢峽〉詩五首之二:“李下與瓜田,嫌疑謹(jǐn)未然。先賢監(jiān)竹木,不食筍多年。 ”
2、《福惠全書.卷三.蒞任部.申繳門簿》:“愚謂:折柳樊圃,良士瞿瞿;李下瓜田,君子所避。”
【瓜田李下的成語故事】
“瓜田李下”是一句很常見的成語,經(jīng)常是以“瓜田李下之嫌”的型態(tài)出現(xiàn),可見這句成語和“嫌疑”很有關(guān)系。在《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中收錄了一首〈君子行〉,這首詩就是在告訴世人君子當(dāng)有的舉止行為,所以開頭幾句就說了:“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意思就是說:君子為人要光明磊落,因此要盡量避開一些會引起別人猜疑的舉止。這種舉止就像走經(jīng)瓜田,如果彎腰去整理鞋子,就難免會讓人懷疑:是否在借此來掩飾偷摘瓜果的行為呢?同樣的,走到李子樹下,如果舉手來整理頭上的帽子,難免會讓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采樹上李子呢?如果我們走經(jīng)瓜田不納履,來到李樹下,不正冠,自然就不會引人猜疑了。后來就從這首詩演繹出“瓜田李下”這句成語,成為“惹人嫌疑”的代稱。
本文編號:6092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khy/609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