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無縫的近義詞、反義詞
本文關(guān)鍵詞:天衣無縫造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成語名字】天衣無縫
【漢語拼音】tiān yī wú fèng
【成語解釋】
古代傳說天神的衣服,不用針線縫制,故沒有縫痕。典出《神異經(jīng)》。后用“天衣無縫”比喻詩文渾然天成,沒有斧鑿痕跡;亦用于比喻事物或計劃周密完美,沒有一絲破綻或缺點。
【成語典故】
《神異經(jīng)》(據(jù)《太平御覽.卷六八五.服章部二.委貌冠》引)
西荒有人,不讀五經(jīng)而意合,不觀天文而心通,不誦禮律而精當(dāng)。天賜其衣,男朱衣縞帶委貌冠,女碧衣戴勝皆無縫。
【成語注解】
1、典故或見于五代十國前蜀.牛嶠《靈怪錄.郭翰》(據(jù)《太平廣記.卷六八.郭翰》引)。
2、五經(jīng):《易》、《書》、《詩》、《禮》、《春秋》五部經(jīng)典,漢時訂為五經(jīng)。為儒家講學(xué)的重要典籍。
3、天文:指日月星辰及風(fēng)、云、雨、雪等一切自然現(xiàn)象。
4、精當(dāng):精確適當(dāng)。
5、縞帶:白色生絹所制的帶子。縞,音ㄍㄠˇ。
6、戴勝:戴玉琢的華麗首飾。相傳為古神話人物西王母的服飾!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fā)戴勝。”郭璞注:“勝,玉勝也。”
五代十國前蜀.牛嶠《靈怪錄.郭翰》(據(jù)《太平廣記.卷六八.郭翰》引)
太原郭翰,少簡貴,有清標(biāo)。姿度美秀,善談?wù)摚げ蓦`。早孤獨處。當(dāng)盛暑,乘月臥庭中,時有清風(fēng)。稍聞香氣漸濃,翰甚怪之,仰視空中,見有人冉冉而下,直至翰前,乃一少女也。明艷絕代,光彩溢目,衣玄綃之衣,曳霜羅之帔,戴翠翹鳳凰之冠,躡瓊文九章之履。侍女二人,皆有殊色,感蕩心神。翰整衣巾,下床拜謁曰:“不意尊靈迥降,愿垂德音。”女微笑曰:“吾天上織女也。”……又為翰致天廚,悉非世物,徐視其衣并無縫。翰問之,謂翰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每去,,輒以衣服自隨。
【成語出處】
1、宋.周密《浩然齋雅談.卷中》:“對偶之佳者,曰:『數(shù)點雨聲風(fēng)約住,一枝花影月移來』……數(shù)聯(lián)皆天衣無縫,妙合自然。”
2、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一三.談藝三.摘句圖》:“予讀施愚山侍讀五言詩,愛其溫柔敦厚,一唱三嘆,有風(fēng)人之旨。其章法之妙,如天衣無縫,如園客獨繭。”
3、《孽海花.第五回》:“唐卿就替他補好了。雯青看著道:『唐卿兄挖補手段,真是天衣無縫!”
【成語用法】
一、
語義說明 比喻詩文渾然天成,沒有斧鑿痕跡。褒義。
使用類別 用在“完美自然”的表述上。
【天衣無縫造句】
1、這篇推理小說的結(jié)構(gòu),簡直是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2、用“月如無恨月長圓”來對“天若有情天亦老”,真是天衣無縫。
3、作八股文,貴在一個“熟”字;熟能生巧,巧則合,天衣無縫,無可挑剔。
二、
語義說明 比喻事物或計劃周密完美,沒有一絲破綻或缺點。褒義。
使用類別 用在“完美無缺”的表述上。
【天衣無縫造句】
1、這整個構(gòu)思天衣無縫,真是無懈可擊。
2、他倆搭配演出的默契,真可說是天衣無縫。
3、歹徒作案總以為天衣無縫,結(jié)果還是被警方識破。
4、這一對投捕手默契十足,比賽時配合得天衣無縫。
5、這兩塊木板子在師傅的巧手下,黏合得天衣無縫。
6、這番天衣無縫的話,使人不得不相信他說的是事實。
辨識
【近義詞】:渾然一體,渾然天成
【反義詞】:破綻百出,漏洞百出
辨似:
形音辨誤 縫,縫隙的意思。
【參考詞語】:無縫天衣
【漢語拼音】:wú fèng tiān yī
【成語解釋】:猶“天衣無縫”。見“天衣無縫”條。
1、明.祁彪佳《遠(yuǎn)山堂曲品.能品.空緘》:“此記貫串如無縫天衣,詞曲中忠、孝、節(jié)、俠,種種具足。”
2、清.梁章巨《歸田瑣記.卷一.南萬柳堂》:“次韻之作,能如無縫天衣,自非老手莫辦。”
【天衣無縫成語故事】
《神異經(jīng)》大約是一本漢代的小說。此書是在《山海經(jīng)》的影響下產(chǎn)生的,不論是在內(nèi)容、筆法等各方面都有意模仿《山海經(jīng)》,只是作者另外添加了神仙方術(shù)和儒家思想的觀念在其中!渡癞惤(jīng)》記載了一段故事:西方邊遠(yuǎn)的地方有一些人,他們不必閱讀傳統(tǒng)的典籍巨著,但行為思想,卻能合乎禮儀規(guī)范。天神賜給他們衣服,男的穿著紅色衣服,白色腰帶,戴著帽子;女的穿著綠色衣服,戴著華麗的首飾。這些天衣不是用一般凡間針線縫制,所以都沒有縫痕。后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天衣無縫”,用來比喻詩文渾然天成,沒有斧鑿痕跡;亦用于比喻事物或計劃周密完美,沒有一絲破綻或缺點。
本文關(guān)鍵詞:天衣無縫造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5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khy/38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