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手的成語及其解釋出處
含有手的成語及其解釋出處 含有手的成語及其解釋出處
詞目: 舉手之勞
發(fā)音: jǔshǒuzhīláo
近義詞: 易如反掌、輕而易舉
反義詞: 難于登天
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比喻事情輕而易舉
釋義: 一舉手那樣的辛勞。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出處: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zhuǎn)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詞目: 反手可得
發(fā)音: fǎnshǒukědé
釋義: 反:翻轉(zhuǎn)。翻轉(zhuǎn)手掌學可得到。形容極其易得。
出處: 《荀子·非相》:“誅旦公,定楚國,如反手爾。”
示例: 我等費了許多軍馬,用了許多錢糧,目下南郡~。(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
詞目: 束手縛腳
發(fā)音: shùshǒufùjiǎo
釋義: 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同“束手
束腳”。
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氣,目中無人,到處以強為勝,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縛腳,有力無用處。”
詞目: 人多手雜
發(fā)音: rénduōshǒuzá
釋義: 指動手的人多含有手的成語及其解釋出處。也只人頭雜的場合,東西容易散失或丟失。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還罷了,太太屋里人多手雜,別人還可已,那個主兒的一伙子人見是這屋里的東西,又該使黑心弄壞了才罷。”
詞目: 躡手躡足
發(fā)音: nièshǒunièzú
釋義: 形容放輕腳步走的樣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同“躡手躡腳”。
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三回:“小丫鬟等更躡手躡足的在外間收拾那粉盒妝v藎桓掖笊狄瘓浠,倒弄得闹I餼睬那牡摹
本文編號:22519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khy/2251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