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
本文關(guān)鍵詞:搜集摘抄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課時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
2011.10.26
課題
狼牙山五壯士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了解課文大意,理清課文脈絡。
3、感受五壯士精神。
教學重點
揭題時通過抓住“壯士”引入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五壯士英勇獻身精神。
課前準備
收集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故事 PPT課件 課文錄音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過程
方法與手段
設(shè)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shè)懸念激發(fā)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三、熟讀課文,理清順序
四、抓“壯”讀文,領(lǐng)悟文意。
.
1、簡介時代背景
2、釋題:從《狼牙山五壯士》這個課題中,我們知道了什么?為什么不用“戰(zhàn)士”,,而用“壯士”?五壯士“壯”在哪里?(這個問題的討論要充分一些,如壯的含義、什么樣的人叫做壯士?)
3、同學們看《狼牙山五壯士》這個題目,除了告訴我們地點和人,還暗含著什么?看得出來嗎?
1、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交流,老師引導概括。
3、檢查字詞掌握情況:指名認讀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后鼻音(奉、繃)、翹舌音(撤、振);多音字(著、磨)
1、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2、引導概括小標題: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
.
1、自讀自悟:
(1)自讀課文,把你認為能體現(xiàn)五壯士“壯”的讓你感動的詞語或句子畫下來,可邊畫邊在句子旁邊加上批注。然后抓住體現(xiàn)“壯”字的句段,研讀課文。
(2)自探內(nèi)容 :
A、帶著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展開聯(lián)想有感情地讀。
B、感受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C、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收獲。
2、學習第一部分:接受任務
問:從哪里體現(xiàn)五壯士的“壯”?
3、學習第二部分:誘敵上山,抓詞理句體現(xiàn)五壯士的“壯”。
。1)五壯士是怎樣誘敵上山的?
。2)作者抓住那些方面描寫體現(xiàn)五壯士的英勇的?
。3)圈出描寫人物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仔細體會。
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收集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
PPT課件出示。
對比中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感受人物精神。
反饋:勇敢地獻出生命,這樣的人可以稱為壯士。
聽課文錄音思考。
師生交流。
課件出示指名讀。
自由讀文。
思考后同桌交流。師生共同小結(jié),師板書。
課件出示。
自由讀文。
教師巡視指導。
指導讀文。
小組交流。
提問(勇接任務)
出件出示本段重點句。(突出表示動作的詞)
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體會人物的思想。想象當時情景指導入情入境讀。
通過“戰(zhàn)士”與“壯士”的對比,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初步感受五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感知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檢查落實幫助學生學習字詞。
培養(yǎng)學生讀書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不動筆墨不讀書,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能力 。
通過細讀描寫五壯士的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感受五壯士的對敵人的痛恨,再把感悟到的情感讀出來,以情促讀,培養(yǎng)語感。
課堂板書
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
課時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
2010.10.27
課題
狼牙山五壯士
教學目標
1、研讀課文,體會五壯士的英勇無畏、崇高的獻身精神。
2、突破重點,明確文題。
3、入情入境的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感受五壯士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和為祖國人民的利益壯烈獻身的精神。
教學難點
通過抓詞理句感受人物精神品質(zhì)。
課前準備
收集描寫英雄的成語、PPT課件、《狼牙山五壯士》電視劇結(jié)尾片段、《英雄贊歌》千千聽。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過程
方法與手段
設(shè)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直切重點。
二、學習“痛擊敵人”部分,感受英雄氣概。
1、把課前搜集摘抄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讀給同學聽。
2、過渡:華夏大地歷經(jīng)了多少滄桑,正是這些大氣凜然、無所畏懼的英雄人物譜寫了一曲曲抗擊外來侵略的感人肺腑的樂章。讓我們再次把思緒拉到1941年秋天的易縣狼牙山,再次感受五壯士的英勇無畏。
3、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前兩部分是如何體現(xiàn)五壯士的“壯”的。
1、按照上節(jié)課的學法繼續(xù)學習感受五壯士的“壯”。
2、出示上節(jié)課的自探內(nèi)容。
3、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繼續(xù)匯報
(1)學習引上絕路部分
A、班長馬寶玉是在什么情況下斬釘截鐵的說了一聲“走”的?為什么選擇死路?如果是你來選擇的話你怎么選擇?
B、指導讀“走!”
C、熱血沸騰說明什么?“緊跟”和“跟”一樣嗎?從中體會到什么?
。2)學習頂峰殲敵部分
A、為什么用石頭砸?從“砸”字體會到什么?
B、為什么如此恨敵人?帶著仇恨讀本段。
C、出示日本活體實驗室圖片和南京大屠殺圖片,面對這樣的仇恨帶著你的理解和體會讀。
D、在這一節(jié)你體會到五壯士壯在哪?
指名讀,談聽完詞語的感受。
教師深情過渡。
提問回答,引導回顧。
師生共同回顧學法。
課件出示。
課件出示本段并指名讀,自由匯報自悟收獲,師生交流。抓住關(guān)鍵詞“斬釘截鐵”和“走!”理解。
師生交流,指導學生體會情感,入情入境地讀,讀中體會,體會中讀。
課件出示本段(突出表示動作的詞)
教師通過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知道的日本侵略者在我國犯下的種種罪行,出示收集的罪行圖片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把這種情讀出來。
激起學生情感為深入理解課文做了一個鋪墊。
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融入情感,為學生理解人物崇高精神做鋪墊。
這是在學生基本了解課文內(nèi)容和中心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體五壯士“壯”的內(nèi)涵。
促動學生情感體會人物精神境界。
對比中感受英雄的思想是一致的
走進文本,
入情入境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激起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與五壯士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學習“壯烈跳崖”部分,使學生情感升華
學習英勇跳崖部分
1、如果你處在當時的情況下,你還笑得出來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們在想什么?按常人理解生命最后一刻會想什么?而他們呢?
2、口號在哪響起來的?見證五壯士的壯舉,播放影片片段。
3、多么悲壯的一幕,沒有五壯士的壯舉,沒有先烈們視死如歸,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哪有今天教室朗朗的讀書聲!五壯士跳崖后,日本指揮軍官下令全體日軍向五壯士立定敬禮,讓我們向五壯士獻上我們少先隊員最崇高的致意,敬隊禮!
3、簡介八路軍授予五壯士的榮譽稱號和紀念塔。面對五壯士紀念塔,耳邊響起五壯士壯烈豪邁的口號聲,腦海浮現(xiàn)他們的壯舉,感受他們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的偉大精神,你想說什么?
4、齊讀“中國人民為有這樣的英雄兒女而驕傲。巍巍狼牙山,滔滔易水河,是中華民族不可戰(zhàn)勝的見證。
5、播放《英雄贊歌》。
作業(yè):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2、小練筆:學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把它寫下來。
3、收集葛振林的故事。
師生交流,溝通心靈對比中談體會促動心靈。指導多種形式有感情的朗讀。
全體分組模仿山谷回音的口號聲。(具體感受口號聲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播放影片《狼牙山五壯士》跳崖部分。
教師動情講述,全體起立敬禮。(相應課件出示五壯士簡介)
課件出示,教師簡介。
指名說。
齊讀。
播放歌曲,受到心靈的震撼。
讓學生設(shè)身處地的結(jié)合實際生活經(jīng)驗來回答,比中體現(xiàn)五壯士對的崇高思想境界。
通過直觀影
感受震撼心靈的壯舉。
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五位壯士的英雄形象已經(jīng)“立”在了孩子們的心中,學生自然會在五壯士偉大的獻身精神以及忠于黨和人民的崇高品質(zhì)中,受到教育,感情得以升華,突出了重點,突破難點。
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課結(jié)束而意無窮......
板書設(shè)計
本文關(guān)鍵詞:搜集摘抄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733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khy/17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