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限制語在生物和管理學期刊論文結論部分的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模糊限制語在生物和管理學期刊論文結論部分的對比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模糊限制語 結論 生物期刊論文 管理期刊論文
【摘要】:模糊限制語是科技論文中一種重要的元話語策略,它能反映作者對話語和讀者的態(tài)度。目前對模糊限制語在科技論文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糊限制語在論文各部分的頻率和分布狀態(tài)或是在論文某個部分的頻率。然而關于模糊限制語在結論部分的研究卻很少,盡管它在結論部分很重要:它能表達作者謙虛誠懇的態(tài)度,保護自己的“消極面子”,以及對學術界的同仁表達敬意。另外,考慮到模糊限制語在學術寫作中的學科特殊性(Butler,1990;Varttala,2001),本論文將對模糊限制語在生物學(自然科學)和管理學(社會科學)論文結論部分中的運用做跨學科對比研究。根據(jù)Varttala(2001)有關模糊限制語的定義和分類,本研究開展了對生物和管理類英文期刊論文結論部分中模糊限制語的對比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總結模糊限制語在兩個學科論文結論部分的共性和差異并對它們做一些解釋。此外,本研究也旨在發(fā)現(xiàn)模糊限制語在結論部分的意義和作用。本研究建立了兩個語料庫——BC語料庫(生物學期刊論文的結論部分)和MC語料庫(管理學期刊論文的結論部分)。每個語料庫由兩本期刊的文章組成,每本期刊15篇。本研究結果表明管理和生物這兩個語料庫的模糊限制語出現(xiàn)的頻率都很高(在每一千字中出現(xiàn)的頻率都超過40次)并且結論部分是期刊論文中模糊限制語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部分之一?ǚ綑z驗顯示模糊限制語在生物論文結論部分的總體頻率又比管理學的要高。此外,各類模糊限制語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學科差異:BC語料庫的情態(tài)助動詞、副詞、形容詞和從句都比MC語料庫的頻率高,而名詞又比MC語料庫的低。兩個語料庫中,這些類別的模糊限制語的子類別也有一些明顯的差異,比如動詞分類里面的非事實匯報動詞(Non-factive reporting verbs)在BC語料庫里出現(xiàn)的頻率要高于MC,而試探性連接動詞(Tentative linking verbs)的頻率又低于MC。最后,本文對模糊限制語在結論部分的高頻率和功能做出了解釋。本研究的意義在于為生物和管理學領域的研究者和學生們在論文讀寫上提供指導。此外,它還能為結論部分的寫作教學和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模糊限制語 結論 生物期刊論文 管理期刊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030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8
- 摘要8-13
- Abbreviations13-14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4-18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14-16
- 1.2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6-17
- 1.3 Outline of the Thesis17-18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8-42
- 2.1 Hedging Study18-35
- 2.1.1 The Concept of Hedging and Hedges18-22
- 2.1.2 The Classifications of Hedging22-26
- 2.1.2.1 The Semantic Categories22-23
- 2.1.2.2 The Grammatical Categories23-24
- 2.1.2.3 The Pragmatic Categories24-26
- 2.1.3 Empirical Studies of Hedging in Academic Areas26-35
- 2.1.3.1 The Cross-linguistic or 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Hedging in RAs28-30
- 2.1.3.2 The Cross-disciplinary Studies of Hedging in RAs30-33
- 2.1.3.3 The Studies of Hedging in RAs in China33-35
- 2.2 Conclusion Study35-42
- 2.2.1 Genre Analysis of RA Conclusions35-36
- 2.2.2 Previous Studies of Hedging in Conclusions36-42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42-48
- 3.1 Theoretical Framework42-45
- 3.1.1 Working Definition of Hedging in the Present Study42
- 3.1.2 Classifications of Hedging Adopted in the Present Study42-45
- 3.2 Methodology45-48
- 3.2.1 Sample Collection45-46
- 3.2.2 Research Steps46-48
- Chapter Four Research Results and Discussion48-86
- 4.1 The Overall Frequency of Hedging in MC and BC Corpora48-50
- 4.2 The Comparison of Hedging in Conclusions with Other Sections50-52
- 4.3 The Overall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Hedging Types in BCand MC Corpora52-54
- 4.4 Categories of Hedges in the Two Corpora54-84
- 4.4.1 Lexical Hedges54-78
- 4.4.1.1 Modal Auxiliaries55-61
- 4.4.1.2 Full Verbs61-66
- 4.4.1.3 Adverbs66-71
- 4.4.1.4 Adjectives71-75
- 4.4.1.5 Nouns75-78
- 4.4.2 Non-lexical Hedges78-84
- 4.4.2.1 Clause Elements79-81
- 4.4.2.2 Questions81-82
- 4.4.2.3 Other Hedges82-84
- 4.5 Possible Interpretation fo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rpora84-86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86-90
- 5.1 Major Findings86-88
- 5.2 Implications88
- 5.3 Limitations88-89
-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89-90
- References90-97
- Appendix A BC Corpus97-100
- Appendix B MC Corpus100-103
- Appendix List of Lexical Hedges Found in BC Corpus103-105
- Appendix List of Lexical Hedges Found in MC Corpus105-10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曉芳,張琴;模糊限制語:分類與應用[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2 董娜;模糊限制語的界定及分類[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3 吳秀文;;英漢語中模糊限制語的使用特點[J];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張長明;;英漢模糊限制語的對比分析研究:類型和功能[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王曉紅;;淺談模糊限制語及其分類理據(jù)[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30期
6 肖秀蓮;;英漢模糊限制語的對比研究:類型和功能[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年12期
7 管淑紅;;學術語篇中模糊限制語的人際功能研究[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8 周紅;錢紀芳;;模糊限制語——表達禮貌的語言策略[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8年02期
9 胡渝鏞;;模糊限制語的美學效應及其交際功能[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10 權彥寧;;試論模糊限制語及其運用[J];科技資訊;2008年2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黃碎歐;;商務英語中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項秀珍;;外交語篇中模糊限制語的人際意義——以外交部新聞發(fā)言人答記者問為例[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林生趣;;醫(yī)學英語模糊語及其漢譯[A];第十四屆全國科技翻譯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崔鳳娟;庭審語篇中模糊限制語的順應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鄭志進;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及其在話語生成和理解中的認知語用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蕾;模糊限制語及其交際功能[D];黑龍江大學;2006年
2 董娜;模糊限制語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3 任膺潔;釋義理論指導下模糊語言的口譯策略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年
4 劉暢;漢語會話中語用緩和模糊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5年
5 肖曉;禮貌原則視角下《今夜秀》中模糊限制語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6 楊海靜;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學術論文中模糊限制語對比分析[D];長安大學;2015年
7 趙溧涓;基于會話含義理論的英語政治新聞報道中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8 秦麗挺;順應論視角下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年
9 楊晨;庭審模糊語的順應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10 張燕;中英民事判決書中模糊限制語對比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816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81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