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專業(yè)本科學位論文撰寫中的學術失范現象及其矯正
本文關鍵詞:行政管理專業(yè)本科學位論文撰寫中的學術失范現象及其矯正,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學位論文的撰寫是行政管理專業(yè)本科學習階段最為核心的專業(yè)實習方式,也是考察和檢驗畢業(yè)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趯W術素養(yǎng)缺失和學術道德教育各種因素的制約,畢業(yè)論文撰寫中的道德失范、程序失范、方法失范和制度失范等學術失范現象比較提出,需要進行科學矯正。
【作者單位】: 廣州大學;
【關鍵詞】: 行政管理專業(yè) 畢業(yè)論文 學術失范
【基金】:廣州大學2011年度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廣大【2011】37號)
【分類號】:G642.477;D035-4
【正文快照】: 當前對本科畢業(yè)論文學術失范現象的研究,多集中于從學術失范、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等具體視角的研究,社會學理論視角的研究不是太深入。本文嘗試運用社會學失范理論,對行政管理專業(yè)本科學位論文的學術失范現象展開研究,并提出矯正對策。一、“學術失范”的社會學闡釋學術規(guī)范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樂夫;略論中國行政學教育與行政學學科建設[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2 顏海娜;蔡立輝;;公共行政學研究方法:問題與反思[J];公共管理學報;2008年04期
3 閆屹;谷冠鵬;;論本科生初步科研能力的內涵、結構要素、技能要求及其培養(yǎng)[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楊玉圣;學術腐敗、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倫理——關于高校學術道德建設的若干問題[J];社會科學論壇;2002年06期
5 趙景來;關于學術規(guī)范與學風建設若干問題研究綜述[J];學術界;2005年02期
6 薛瀾,彭宗超;歷史、現狀與未來:中國行政管理教育發(fā)展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00年12期
7 王樂夫,郭小聰,馬駿;中西方公共行政學專業(yè)課程體系比較——兼談中國公共行政學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的突破點[J];中國行政管理;1998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彪;;論徘徊于計劃和市場之間的政府角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1期
2 段禮樂;;消費轉型與消費者保護制度的完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2期
3 劉行芳;;應該賦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權[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4 焦海濤;;論“促進型”經濟法的優(yōu)越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5 郭慧峰;;對農民工權益救護的立法思考[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10期
6 凌斌;;現代性危機與政治實踐:托克維爾的歷史救贖[J];北大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7 于明;;法律規(guī)則、社會規(guī)范與轉型社會中的司法——《叔向使詒子產書》的法理學解讀[J];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8 周靜;劉國紅;;涂爾干人性論思想探析[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郭景萍;現代社會工作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利他主義[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10 周尚君;;馬克思的法律社會理論及其當代啟示——以《〈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為分析對象[J];北方法學;200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偉;;以涂爾干集體意識的觀點淺析當前社會秩序的維持[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鄒平林;杜早華;;在私人道德與制度倫理之間——“小悅悅事件”帶來的倫理反思[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于景輝;;社會轉型期的社會整合機制創(chuàng)新[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劉旭;;社會穩(wěn)定若干基本理論問題探討[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賈玉嬌;;社會建設:雙向運動中的中國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6 岳天明;郝世亮;;現代化進程中少數民族婦女社會化研究及其意義——以新疆游牧少數民族婦女為例[A];2009年中國社會學年會“中國社會變遷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陳華;;集體認同的變遷與重構——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組織基礎研究[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張揚金;;交匯口處的權力異化與矯正——城市化進程中過渡型社區(qū)區(qū)務人員腐敗透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吳琳;;網絡政治學視域下虛擬社會管理實踐機制探索[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楊明;張偉;;也談社會公共倫理——基于個體社會角色的一種思考[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東平;近代中國監(jiān)獄的感化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海斌;轉型社會中的鄉(xiāng)村自治與法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張雪樵;經濟行政權法律監(jiān)督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戴均;當代中國轉型社會的政治認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趙方杜;身體規(guī)訓:中國現代性進程中的國家權力與身體[D];南開大學;2010年
7 劉志松;清“冒破物料”律與工程管理制度[D];南開大學;2010年
8 陳小鼎;結構現實主義的理論評估及其發(fā)展[D];南開大學;2010年
9 丁玉海;法經濟學理性主義的邏輯與歷史分析及其啟發(fā)[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吳練達;制度、行為與經濟發(fā)展[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少波;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專業(yè)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謝維杰;我國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化路徑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周嘉楠;職業(yè)共同體視角下的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化發(fā)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趙俊杰;論我國死刑廢除中的民意引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肖新宇;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建設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6 田豐;默頓社會失范理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楊梅花;網絡輿論監(jiān)督下的公開審判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諶鳳;小組工作方法在提升職業(yè)認同中的應用與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9 秦艷姣;水庫移民村落的私人互助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10 代妮;論高校社團文化對大學生成長的作用[D];江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嘎日達;論科學研究中質與量的兩種取向和方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2 王振海;學術研究規(guī)范化探討[J];東岳論叢;2001年01期
3 谷冠鵬;張健英;宋鳳軒;;旅游管理專業(yè)本科生科研能力結構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7期
4 莫礪鋒;端正的學風是學術的生命[J];教育藝術;2002年02期
5 朱煦,楊玉圣,胡正榮;不該污染的學術凈土——學術腐敗話題三人談[J];開放時代;2001年10期
6 谷冠鵬;;旅游高等教育應有之義[J];旅游學刊;2008年03期
7 張成福;發(fā)展、問題與重建——論面向21世紀的中國行政科學[J];政治學研究;1996年01期
8 陳振明;從公共行政學、新公共行政學到公共管理學——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領域的“范式”變化[J];政治學研究;1999年01期
9 董建新,白銳,梁茂春;中國行政學方法論分析:2000-2004[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楊玉圣;為了中國學術共同體的尊嚴——學術腐敗問題答問錄[J];社會科學論壇;2001年10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鐘敬文;[N];中華讀書報;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燕s
本文編號:3890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indetihui/38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