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校電子政務學位論文計量分析
本文關鍵詞:我國高校電子政務學位論文計量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為了了解我國高等院校進行電子政務研究的現(xiàn)狀,以便發(fā)現(xiàn)問題,制定相應策略,收集電子政務相關學位論文,并對論文關鍵詞、學科專業(yè)、研究機構進行分析。以掌握電子政務的研究熱點和研究主題、電子政務研究的學科分布以及各學科的研究熱點、電子政務研究的機構分布以及各學科的核心研究機構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高等院校進行電子政務研究的數(shù)量和范圍都在不斷擴展,但也存在著研究熱點相對集中、學科專業(yè)優(yōu)勢不突出等問題。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
【關鍵詞】: 電子政務 學位論文 研究熱點 學科分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多利益相關者價值焦點分析的電子政務整體性評價研究”(項目編號:10YJA870021)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D630
【正文快照】: 自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電子政務逐漸成為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領域之一,政務信息化建設從小到大,不斷發(fā)展。與此同時,來自不同單位和不同學科專業(yè)的研究人員從電子政務的理論、技術、應用等方面展開研究。高等院校是培養(yǎng)電子政務人才,同時進行電子政務研究的主要機構。馬少美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金薇吟;學科交叉理論與高校交叉學科建設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舒曉東;謝躍文;;電子政務與信息安全[J];中國建設信息;2011年12期
2 劉偉章;彭細正;;電子政務發(fā)展如何破題“共享與協(xié)同”[J];信息化建設;2011年08期
3 李小卷;;電子政務信息系統(tǒng)的經(jīng)濟效益——以河南省商丘市為例[J];學習月刊;2011年10期
4 郭麗娟;趙燕君;;河北欠發(fā)達地區(qū)電子政務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科技資訊;2011年17期
5 張秀杰;郝婧;;建設北京新一代電子政務數(shù)據(jù)中心[J];投資北京;2011年07期
6 劉新佳;;項目管理在電子政務建設重點工程中的應用[J];項目管理技術;2005年04期
7 路清霞;;電子政務系統(tǒng)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8 任國威;李杰;;信息時代網(wǎng)絡輿情推動電子政務發(fā)展的研究[J];中國信息界;2011年08期
9 李勇;朱曬紅;;云存儲應用于我國電子政務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jīng)濟;2011年22期
10 曾焱;黃銳;唐燕;;水利電子政務建設基本技術要求的研究與思考[J];水利信息化;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齊冬梅;;電子政務與政府能力建設[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王謙;劉國明;;推進電子政務與提高行政效率[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張銳昕;楊國棟;;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的策略選擇[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唐美麗;馬廷淮;;電子政務流程中的知識管理[A];第四屆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Ⅰ)[C];2008年
5 伍海峰;;民族地區(qū)推進電子政務的難點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陳曉鷗;;改善電子政務建設效益的技術手段[A];2005中國電子政務與信息安全論壇會議資料[C];2005年
7 胡志軍;臧雷振;;“大部制”改革實踐之路徑省思——電子政務視野下的再考量[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孫平;;電子政務對民政工作的作用及影響[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李玉春;;淺析電子政務系統(tǒng)中的知識管理[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金江軍;;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地理空間信息產(chǎn)業(yè)的機遇與挑戰(zhàn)[A];'2005數(shù)字江蘇論壇——電子政務與地理信息技術論文專輯[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于偉慧 特約記者 陳循靜;萬寧開通黨政電子政務系統(tǒng)[N];海南日報;2011年
2 賽迪信息電子政務咨詢中心 李軍治;應根據(jù)業(yè)務特點建電子政務系統(tǒng)[N];中國計算機報;2011年
3 辛中新;甘肅廳政務系統(tǒng)實現(xiàn)省市聯(lián)通[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4 許光輝;河北廳業(yè)務上網(wǎng)審批[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4年
5 ;電子政務系統(tǒng)全面推廣[N];中國電子報;2002年
6 楊培舉;完成電子政務系統(tǒng)重建[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0年
7 蔡德聰;推廣電子政務要考慮實際效用[N];學習時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江迪;電子政務豈能低水平運轉[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9 汪玉凱;2008年電子政務十大趨勢[N];人民郵電;2008年
10 通訊員 于明東 記者 東文;我市第一家電子政務系統(tǒng)成功運行[N];承德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春年;電子政務發(fā)展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2 李冠軍;電子政務服務理論及其支撐技術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3 崔麗麗;跨部門電子政務項目的實施目標演化與實施過程中的制度因素分析[D];復旦大學;2007年
4 鄧崧;電子政務價值評估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5 寧連舉;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系統(tǒng)的博弈分析[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6 朱可;基于生存力的電子政務系統(tǒng)風險控制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7 楊建榮;信息技術植入與組織結構重組[D];上海大學;2008年
8 朱虹;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政府公共服務協(xié)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天偉;電子政務環(huán)境下的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10 張建;西部地區(qū)科技系統(tǒng)電子政務運行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軼君;中國電子政務“就緒”環(huán)境問題分析與對策[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2 管立國;電子政務的發(fā)展策略及其系統(tǒng)構建[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諾娃;我國移動政務建設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4 陳麗娜;電子政務系統(tǒng)在網(wǎng)絡招商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金雪妹;客戶關系管理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6 常春芹;電子政務外包化研究[D];貴州大學;2007年
7 王文清;G省移動電子政務解決方案[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8 唐瑩;地方人大電子政務建設與實證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9 賀佐成;電子政務協(xié)同管理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10 周國如;基于CRM的基層電子政務建設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高校電子政務學位論文計量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66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indetihui/38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