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師內容摘要_做最好的教師 讀后感
本文關鍵詞:做最好的老師,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這是一篇關于做最好的老師,做最好的教師,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的文章。是啊“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李鎮(zhèn)西老師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
推薦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yè)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yè)員;你若是醫(yī)生,就要當醫(yī)術最高明的醫(y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任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戶,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yè)中千千萬萬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個!”“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己的職業(yè)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這是《做最好的教師》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句話。 那么什么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從成為老師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尋標準,但一直都沒找到一個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讀到李鎮(zhèn)西老師所寫的“‘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這句話時,頓時豁然開朗。是啊“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李鎮(zhèn)西老師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看到這里,我想到了自己,說實話,我對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總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實在太遠了。身為職業(yè)中學的老師,,特別是身為職業(yè)中學的班主任,由于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我經常會充當問題學生的“滅火器”,搞得自己很累、很煩,甚至有時會出現“星期一恐懼癥”,一聽到上課打鈴,頭皮就直發(fā)麻,腿也邁不開步子。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只有5年教齡的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tài),但又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所影響,抱怨這些學生怎么除了給我惹麻煩就沒有其他事情可做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師這個職業(yè)。但面對同樣的問題李老師卻是這樣想的“既然只能當老師,那么悲悲戚戚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后者!”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么不天天開心呢?所以不如就學李老師這樣想:多想學生們可愛的地方,比如整日整潔的教室、節(jié)日時溫馨的短信、課外活動矯健的身姿、藝術節(jié)上精彩的演出;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學點東西,無論這些東西是課內的還是課外的,只要對他們今后的發(fā)展有益處就好,而不是僅僅注重他們的考試成績;盡量和他們成為朋友,多從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言行舉止,使學生能“親其師信其道”,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獨裁者”,讓學生陽奉陰違、避而遠之。這樣每天生活在一個令人有所希望的環(huán)境中,又怎么能不高興呢? 在這本書的全部文章中《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這個章節(jié)給我的觸動最大。當時看到這句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震撼,第二感覺是認同。回想自己的教學生活,當我擺出“師道尊嚴”嚴厲地去批評學生的時候,我并沒有感受到他們的心悅誠服。反而,只是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一個充滿溫情的動作,一個微不足道的幫助,卻使他們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師在書中所講:“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并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已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賬,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并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 反思后我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tài),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于教育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jié),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傊淠男、生硬的態(tài)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從今以后我會多試著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學生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做最好的教師讀后感】【做最好的老師】
本文關鍵詞:做最好的老師,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44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indetihui/19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