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乳白蟻和黃胸散白蟻對木材、信息化合物和土壤的選擇性研究
1 文獻綜述
臺灣乳白蟻和黃胸散白蟻筑土木兩棲性巢,常筑巢于樹基、樹干、木電桿或土中,并經(jīng)常來往于土木之間,出沒于地面上下。臺灣乳白蟻分布于安徽以南的各。▍^(qū)),是危害房屋建筑、橋梁和綠化樹木最嚴重的一種土木兩棲性白蟻,以蛀食樹木的木質(zhì)部為主,既能在樹干內(nèi)部筑大型蟻巢,又能營巢于地下。樹干內(nèi)部的大型蟻巢,通常都屬臺灣乳白蟻巢,它們較常筑巢于柳樹、樟樹、大葉桉、烏桕、銀樺、白千層等樹干中[9],它的特點是擴散力強,群體大,破壞迅速,在短期內(nèi)即能造成巨大損失。黃胸散白蟻屬是我國破壞建筑物分布最廣、最難滅治的白蟻種類,廣布于溫帶及亞熱帶地區(qū),為土木兩棲性白蟻。它們不建大型巢,只在木材或土壤中蛀蝕或穿成孔道,巢既不大,群體也不那么集中,所以有散白蟻之稱。黃胸散白蟻群體生活比較分散,同一群體可分成若干小群。在每一被害處往往只能看到為數(shù)不多的個體。臺灣乳白蟻 C. formosanus 由于群體大,破壞力強,而成為危害房屋建筑、地埋電纜最嚴重的世界性害蟲之一[10],被稱為“建筑的頭號公敵”,是危害最為嚴重、廣泛,且極易傳播和蔓延的屬種,具有很強的擴散和適應(yīng)能力,主要蛀蝕木材、布匹、紙張、通訊電纜,危害各類市政建設(shè)。黃胸散白蟻 R. flaviceps 因其有翅成蟲前胸背板呈黃色而得名,是我國分布較為廣泛的一種白蟻,每年給房屋建筑和名木古樹造成大量損失[11-12]。黃胸散白蟻在中國分布面積廣,雖然群體較小,但活動范圍不小,危害較嚴重。
.......
2 白蟻對木材的選擇
2.1 材料與方法
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測試了臺灣乳白蟻和黃胸散白蟻對室內(nèi)或室外常用的 6種木材(馬尾松、花旗松、杉木、菠蘿格、柚木、橡木)的取食偏好,這 2 種白蟻對木塊的取食偏好是通過它們對木塊的取食量大小來確定的。用切割機分別將以上 6 種供試木材切成小方塊,并用柴刀劈成薄木片,然后浸水處理 24 小時,此木片為白蟻取食測試樣本。將過 20 目(0.850mm)篩子的河沙用水洗干凈并放到烘干箱中烘干后,稱取 50g 河沙,裝到 280ml 組培瓶中均勻鋪平,并用移液槍均勻滴入 10ml 無菌水。將經(jīng)水處理 24h 后的木片樣本放置在 103℃烘箱中 6h烘干,稱量每個木片樣本的干重 W1(精確至 0.0001g),并記錄數(shù)據(jù)。將烘干稱量過的木片樣本放到 280ml 組培瓶中,每個組培瓶放 1 片木片,每種木材樣本四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中加入工蟻 150 頭,兵蟻 2 頭。白蟻和木片放在 28℃恒溫培養(yǎng)箱中,4 周后,取出木片,除去表面的沙子和雜物,放入103℃烘箱中6h,稱干重W2(精確至0.0001g),計算每個木片樣本 4 周前后的質(zhì)量損失量,得出白蟻的平均取食量[71-73]。計算公式如下.2.2 結(jié)果與分析
從圖 2.1 可以看出,臺灣乳白蟻對 6 種木材的平均取食量大小依次為花旗松>杉木>馬尾松>橡木>菠蘿格>柚木。其中,臺灣乳白蟻對花旗松、馬尾松、杉木、橡木的取食量在 181.2~204.8mg 之間,,無明顯差異;臺灣乳白蟻對菠蘿格和柚木的取食量分別為 34.3 和 31.1mg,顯著少于對花旗松、馬尾松、杉木、橡木的取食。黃胸散白蟻對對 6 種木材的平均取食量大小依次為花旗松>馬尾松>杉木>橡木>菠蘿格>柚木。黃胸散白蟻對花旗松和馬尾松的取食量最多,為 365 和 339.6mg;對杉木和橡木的取食量次之,為 258.4 和 227.8mg;多菠蘿格和柚木的取食量最少,為 40.5 和 7.8mg?梢,花旗松、馬尾松、杉木、橡木對黃胸散白蟻都具有較強引誘性,而花旗松和馬尾松引誘性最強,兩者之間也無顯著差異。
3 白蟻對信息化合物的選擇.........13
3.1 材料與方法.........143.2 結(jié)果與分析............15
3.3 討論............23
4 白蟻對土壤的選擇...........25
4.1 材料與方法.................25
4.2 結(jié)果與分析............. 29
4.3 討論..............32
5 全文總結(jié).............33
4 白蟻對土壤的選擇
4.1 材料與方法
首先,將采集來的黏土、沙土、表層土和沉積土放在 105℃烘干箱中烘干,在不破壞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前提下,用研缽適當研磨,并用 10 目(2.00mm)篩子過篩。用于測定顆粒大小、pH 以及有機質(zhì)含量的原土不能用水洗,烘干后直接稱取測定。土壤顆粒大小的測定:土壤顆粒大小分布是指不同粗細級別的土壤顆粒質(zhì)量在土樣總質(zhì)量中的比數(shù),常用顆粒粒徑與小于該粒徑顆粒質(zhì)量累積百分含量表示[76]。將原土烘干,適當研磨后,用 10 目(2.00mm)網(wǎng)篩篩一下,然后稱取 10g 過 10 目網(wǎng)篩的原土,將這 10g 原土依次過 200 目(0.0750mm)、60 目(0.250mm)、40 目(0.425mm)、18目(1.00mm)、10 目(2.00mm)孔篩的篩子,并分別稱量出經(jīng)過各個孔篩的土的重量,從而計算出經(jīng)過各孔篩的土占原土重量的百分比,用每個大小顆粒所占質(zhì)量百分比來表示土壤顆粒大小分布。土壤 pH 的測定參照國標法測定土壤 pH 值的標準,土液比為 1:2.5,采用電位測定法。稱取 10g 烘干過 10 目篩子的土壤樣品置于 50 毫升燒杯中,用量筒加 25 毫升無菌水,用無菌水做對照,前期已測定對照用的無菌水 pH=7.01。用磁力攪拌器攪拌10min,使土體充分散開,放置 1 小時,然后用 PHSJ-2F 型酸度計測定 pH 值。4.2 結(jié)果與分析
圖 4.3 和圖 4.4 分別是短期(24h)內(nèi),臺灣乳白蟻和黃胸散白蟻在各個土塊和培養(yǎng)皿中的分布結(jié)果。每個重復(fù)中加入 20 頭工蟻,設(shè)置 11 個重復(fù),在紅光燈下觀察,分別記錄下實驗開始后第 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2h、4h、6h、8h、24h 時間這 11 個時刻培養(yǎng)皿中白蟻平均分布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到,無論是臺灣乳白蟻還是黃胸散白蟻,表層土和黏土上白蟻的平均分布頭數(shù)明顯多于沙子和沉積土,說明白蟻更喜歡酸性大、有機質(zhì)較多的表層土和黏土。.....
5 全文總結(jié)
自然界影響白蟻取食的因素很多,白蟻雖然食性較雜,食物種類豐富,但也存在一定的選擇性。物理因素決定不同食物對白蟻的適口性,化學(xué)因素引導(dǎo)白蟻發(fā)現(xiàn)和趨近食物,環(huán)境因素影響白蟻生存和取食活力。因此,我們在研發(fā)引誘白蟻的引誘材料時,應(yīng)當綜合考慮各因素對白蟻的影響,針對不同種白蟻的習(xí)性, 篩選出引誘性好、適口性佳的餌料或引誘劑。本文主要分析了土木兩棲性臺灣乳白蟻、黃胸散白蟻對木材和土壤的選擇性,為今后提高白蟻防治的效果提供參考。本研究主要結(jié)果如下:(1) 篩選到了土木兩棲性白蟻喜食的 2 種木材,1 種樹皮及馬尾松顆粒大小。臺灣乳白蟻和黃胸散白蟻喜食的木材是花旗松和馬尾松,喜食的樹皮是 1.00mm 的香樟樹皮,喜食的馬尾松顆粒大小是 1.00mm 左右。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1333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uzhibaogao/13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