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獨特理論貢獻——對黑格爾的超越及自我意識哲學的新突破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獨特理論貢獻——對黑格爾的超越及自我意識哲學的新突破
更多相關文章: 自我意識 伊壁鳩魯主義 斯多亞主義 懷疑主義
【摘要】:馬克思的博士論文提出了自我意識主要關注于客體與自我的關系,實現了對希臘哲學的超越;提出了哲學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學化,完善了自我意識結構;提出了自我意識必然面對和解決不同的時代問題。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任務主要在于使人及人的自我意識高于神及宗教,從而使人從宗教中解放出來,使人具有真正的主體性并獲得真正的內心的安定。馬克思博士論文主張自我意識哲學的基本問題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即主體與客體、人與自然的關系,并將之視為真正的自我意識之謎。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關鍵詞】: 自我意識 伊壁鳩魯主義 斯多亞主義 懷疑主義
【基金】:湖北省及武漢大學教改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課教學改革”(2007)
【分類號】:A811
【正文快照】: 一、馬克思博士論文中自我意識哲學的提出及其對希臘哲學的超越關于伊壁鳩魯主義、斯多亞主義、懷疑主義三大哲學①在哲學史上的定位,爭議很多,在馬克思眼中,主調顯然是灰色的:希臘哲學看起來似乎遇到了一出好的悲劇所不應遇到的結局,即平淡的結局。在希臘,哲學的客觀歷史似
【共引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震;從認識論到生存論的感性及其審美意義[D];復旦大學;2004年
2 盧壽榮;李漁戲曲小說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3 何建華;經濟正義論[D];復旦大學;2004年
4 關立新;經濟全球化:發(fā)展趨向及中國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5 周麗;論近代自然法的產生[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6 王鑫;論鄧小平的發(fā)展觀及其在中國的實踐[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7 陳斌;私營經濟發(fā)展論[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8 申建中;民事再審程序改造及再審之訴建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蘭天山;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區(qū)域經濟發(fā)展[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10 曾祥正;信息網絡與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詠鈴;愛情文學審美視野中的南朝樂府民歌[D];湘潭大學;2002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籬,邁進大我本體[D];湘潭大學;2004年
3 謝鳳華;中國零售商自有品牌戰(zhàn)略研究[D];湘潭大學;2002年
4 侯宣杰;商人會館與邊疆社會經濟的變遷[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5 楊玉翠;科學與人文之間[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6 楊小霞;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對哲學的若干挑戰(zhàn)和啟迪[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7 王惠君;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模式[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8 黃薇;“債轉股”的進退機制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9 劉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10 彭金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關于制度變遷理論的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進平;;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正義思想探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林進平;;馬克思早期正義思想探究[J];嶺南學刊;2008年03期
3 吳猛;;“自我意識”的意義論內蘊: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視野[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4 張萍;自我意識的能動原則──關于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點思考[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5 蕭詩美;;哲學如何把握人的類特性[J];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06年00期
6 戴平安;;略論毛澤東的自我意識[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10期
7 ?∮;彭冰冰;;自由的張力——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理論訴求[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8 李亞寧,王仲士;關于馬克思的社會自我批判的思想[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4期
9 何建津;青年馬克思的人學思考之變遷——從《博士論文》到《德法年鑒》時期的文本解讀[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04期
10 劉明文;;馬克思與黑格爾學[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夏瑩;;生產的鏡像邏輯與西方形而上學批判——為鮑德里亞對馬克思“生產”觀念批判辯護[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姜佑福;;從馬克思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看中國發(fā)展中的“普遍主義”問題[A];馬克思主義 中國探索與當代價值: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9年
3 王福生;;從思辨到革命——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顛倒[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4 王德峰;;論馬克思的資本批判的原則高度[A];第二屆中國南北哲學論壇暨“哲學的當代意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吳曉明;;論馬克思哲學中的主體性問題[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6 文學平;;青年馬克思自由觀的三個維度[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6)[C];2008年
7 張大衛(wèi);;“時代的囚徒”——重思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8)[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奎良;平等:以人為本的基石[N];光明日報;2004年
2 張有奎;馬克思的生存論與意識哲學批判[N];光明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少軍;論馬克思主義新人道主義的科學向度和人文向度[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丁立卿;馬克思的哲學革命[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劉興章;感性存在與感性解放[D];復旦大學;2008年
4 司強;青年馬克思與費希特思想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肖愛平;早期馬克思意識論探微[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俞娜;試論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及其創(chuàng)新[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范傳鴻;馬克思對布魯諾·鮑威爾的批判和超越[D];黑龍江大學;2005年
4 李軍偉;馬克思早期主體思想探微[D];河南大學;2008年
5 沈志男;馬克思的交往理論中的“自我”與“他者”[D];中南大學;2009年
6 余在海;論《手稿》在馬克思哲學創(chuàng)立過程中的地位[D];安徽師范大學;2002年
7 董大為;生存實踐論:馬克思哲學的生存論轉向[D];黑龍江大學;2007年
8 王玉平;馬克思的哲學革命的結構[D];復旦大學;2008年
9 胡彬;從《博士論文》到《<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思想的轉變[D];河南大學;2009年
10 丁峰;試論馬克思的主體理論及對資本社會形態(tài)的批判[D];蘭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9968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kx/99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