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學博士學位論文通過答辯
本文關鍵詞:植物生理學博士學位論文通過答辯
更多相關文章: 植物生理學 墨蘭 博士學位論文 自由生長素 鈣調素 綠豆下胚軸切段 碳代謝 -ATP酶 光敏素 理學博士
【摘要】:正植物生理學博士研究生王小菁和葉慶生在潘瑞熾教授指導下,已經完成必修課程和畢業(yè)論文,于1990年6月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并獲準授予博士學位.這是我校首批理學博士.王小菁的博士論文題目是《紅光對綠豆下胚軸切段伸長抑制過程中內源激素及鈣水平影響的研究》.這是光生物學目前很活躍的前沿工作,對于闡明環(huán)境對植物生長發(fā)育影響的機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作者將紅光、鈣、鈣調素、植物激素、細胞伸長等結合起來,構思新穎.試驗證明:(1)紅光減少線粒體Ca~(2+)積累和線粒體Ca~(2+)-、Mg~(2+)-ATP酶活性,Ca~(2+)-ATP酶可能作為鈣泵控制鈣積累,鈣和鈣調素可能在紅光信號傳遞中起作用.(2)紅光抑制自由生長素含量而增加酯結合態(tài)生長素,紅光也減少赤霉素_(1+3+4+7).(3)紅光明顯抑制下胚軸切段伸長(與減少切段吸水有關),而遠紅光可逆轉紅光的效應,這證實確是光敏素起作用.
【關鍵詞】: 植物生理學 墨蘭 博士學位論文 自由生長素 鈣調素 綠豆下胚軸切段 碳代謝 -ATP酶 光敏素 理學博士
【正文快照】: 植物生理學博士研究生王小蓄和葉慶生在潘瑞熾教授指導下,已經完成必修課程和畢業(yè)論文,于1990年6月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并獲準授予博士學位.這是我校首批理學博士. 壬小皆to博士論文題目是《紅光對綠豆下胚軸切段伸長抑制過程中內源激素及鈣水平影響的研究》.這是光生物學目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白貞芳;劉春生;常立軍;;在中醫(yī)藥院校講授植物生理學課程新體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23期
2 黃彤;羅通;魏琴;曾進;鄧騖遠;;談植物生理學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3 徐新娟;黃中文;;課件制作在優(yōu)化植物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1年14期
4 戴凌峰;秦向民;王征宏;孔祥生;;植物生理學教學中的環(huán)保教育[J];才智;2011年24期
5 劉姬艷;王利琳;;PDCA法在植物生理開放性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實驗室科學;2011年03期
6 張芳;劉維仲;;用學術講座式教學法進行大學生課堂教學的思考與嘗試——《植物生理學》教學改革探討[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S1期
7 周峰;華春;陳全戰(zhàn);周泉澄;張邊江;;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團隊的建設與實踐[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8 婁成后;;天意憐幽草 人間重晚晴——研究生活的簡略回憶[J];生命世界;2006年11期
9 楚楚;;植物能預報天氣[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中學時代);2011年Z1期
10 賴曉濤;肖偉;賴曉蓮;;基于項目知識模型的植物生理學網絡課程建構初探[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伍建榕;胡雋;劉方;郭仕壇;馬煥成;;墨蘭種子萌發(fā)誘導及菌根化研究[A];中國菌物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J.P.COOPER;賈慎修;;牧草改良的生理學和形態(tài)學的進展[A];第十四屆國際草地會議論文集(上冊)[C];1981年
3 張景濤;張勇;杜媛媛;陳士云;唐惠儒;;煙草(Nicotiana tabacum)在鹽脅迫下的動態(tài)代謝反應[A];第十六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杜世拔;;蘭文化及蘭花科普[A];生態(tài)文明·綠色崛起——中國生態(tài)前沿報告[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沈建中;恍若春日墨蘭[N];中華讀書報;2005年
2 柏斌;順德兩個墨蘭地方標準實施[N];中國綠色時報;2011年
3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吳曉東;植物生理學的四種趨勢[N];光明日報;2002年
4 袁翠陵;墨蘭的栽培管理[N];中國綠色時報;2004年
5 周偉 洗干明;陳村年橘變動中求發(fā)展 墨蘭五結合保優(yōu)勢[N];中國花卉報;2006年
6 劉清涌;四季蘭日漸紅火[N];中國花卉報;2005年
7 鄒新群;投資蘭花有錢可賺[N];中國特產報;2003年
8 ;投資蘭花 有錢可賺[N];湖北科技報;2003年
9 梁久梅;冬末春初 養(yǎng)蘭佳期[N];中國特產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郭金鳳;福建南靖走上蘭花產業(yè)化之路[N];中國花卉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潘銀萍;部分國蘭品種雜交育種及種胚萌發(fā)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呂鵬雁;盆栽多頭大菊的品種選育和栽培試驗[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159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kx/51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