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顆粒污泥反應器啟動及胞外聚合物(EPS)對污泥聚集的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10-17 13:32
好氧顆粒污泥(AGS)具有緊實的結構、優(yōu)異的沉降性能,無需二沉池及添加絮凝劑降低出水濁度,因此可降低污水廠的占地面積及運行費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目前AGS啟動時間較長,造粒機理不明等限制了其應用。胞外聚合物(EPS)對微生物聚集體的形成及穩(wěn)定具有重要作用,且不同形態(tài)的EPS對污泥聚集具有不同作用。而目前關于顆;^程中EPS中蛋白質(PN)、多糖(PS)含量及結構變化的研究較多,但是關于顆粒化過程中不同形態(tài)EPS對污泥聚集作用的研究較少。本文研究了 AGS反應器啟動過程中污泥形態(tài)及特性變化,進一步探明顆;瘷C理;通過測定顆粒化過程中各形態(tài)EPS的組分,并研究EPS對污泥表面特性、聚集性能的作用;最后采用擴展DLVO理論對污泥表面自由能及各形態(tài)EPS對污泥聚集的貢獻進行定量定性計算,進一步理解污泥顆;瘷C理及各形態(tài)EPS在污泥顆;^程中的作用,為啟動及穩(wěn)定運行AGS反應器及EPS調控提供理論支持。論文取得的主要結論如下:①采用遞減沉淀時間可以在40天內啟動AGS反應器。反應器內MLSS、MLVSS分別為8.73±0.08,7.39±0.08 g/L;SV30/SV5及反應器內顆粒...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緒論
1.1 好氧顆粒污泥
1.1.1 好氧顆粒污泥的定義
1.1.2 好氧顆粒污泥的特性
1.1.3 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yǎng)
1.1.4 好氧顆粒污泥的形成機理
1.2 胞外聚合物的組成及作用
1.2.1 EPS的組成
1.2.2 EPS的性質
1.2.3 EPS在好氧顆粒污泥中的作用
1.3 擴展DLVO理論
1.3.1 擴展DLVO理論概述
1.3.2 生物聚集體中XDLVO理論研究進展
1.4 課題研究意義與主要研究內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4.2 研究內容
2 好氧顆粒污泥反應器的啟動過程研究
2.1 材料與方法
2.1.1 反應器裝置與運行
2.1.2 接種污泥和進水組成
2.1.3 污泥性質測定
2.1.4 水質測定
2.1.5 激光共聚焦試驗
2.2 結果與討論
2.2.1 反應器啟動過程污泥特性
2.2.2 顆粒結構形態(tài)變化
2.2.3 污染物去除性能
2.2.4 CLSM照片分析
2.3 本章小結
3 污泥顆粒化過程中EPS成分及對污泥聚集的作用
3.1 材料與方法
3.1.1 EPS的提取方法
3.1.2 EPS測試
3.1.3 污泥表面特性測試
3.1.4 絮凝試驗
3.2 結果與討論
3.2.1 顆;^程中EPS成分變化
3.2.2 EPS相對疏水性變化
3.2.3 EPS對污泥表面特性的影響
3.2.4 EPS對污泥聚集沉降的作用
3.2.5 EPS成分與污泥顆;南嚓P性分析
3.2.6 EPS中蛋白和多糖對聚集的貢獻
3.3 本章小結
4 基于XDLVO理論分析顆;^程及EPS對污泥聚集的貢獻
4.1 材料與方法
4.1.1 污泥樣品準備
4.1.2 污泥指標測試方法
4.1.3 表面熱力學計算
4.1.4 XDLVO理論計算
4.2 結果與討論
4.2.1 基于XDLVO理論分析污泥顆;^程
4.2.2 EPS對污泥絮凝能力作用
4.2.3 EPS對污泥表面熱力學影響
4.2.4 EPS對污泥聚集的貢獻
4.3 本章小結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2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A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B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致謝
本文編號:4008075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緒論
1.1 好氧顆粒污泥
1.1.1 好氧顆粒污泥的定義
1.1.2 好氧顆粒污泥的特性
1.1.3 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yǎng)
1.1.4 好氧顆粒污泥的形成機理
1.2 胞外聚合物的組成及作用
1.2.1 EPS的組成
1.2.2 EPS的性質
1.2.3 EPS在好氧顆粒污泥中的作用
1.3 擴展DLVO理論
1.3.1 擴展DLVO理論概述
1.3.2 生物聚集體中XDLVO理論研究進展
1.4 課題研究意義與主要研究內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4.2 研究內容
2 好氧顆粒污泥反應器的啟動過程研究
2.1 材料與方法
2.1.1 反應器裝置與運行
2.1.2 接種污泥和進水組成
2.1.3 污泥性質測定
2.1.4 水質測定
2.1.5 激光共聚焦試驗
2.2 結果與討論
2.2.1 反應器啟動過程污泥特性
2.2.2 顆粒結構形態(tài)變化
2.2.3 污染物去除性能
2.2.4 CLSM照片分析
2.3 本章小結
3 污泥顆粒化過程中EPS成分及對污泥聚集的作用
3.1 材料與方法
3.1.1 EPS的提取方法
3.1.2 EPS測試
3.1.3 污泥表面特性測試
3.1.4 絮凝試驗
3.2 結果與討論
3.2.1 顆;^程中EPS成分變化
3.2.2 EPS相對疏水性變化
3.2.3 EPS對污泥表面特性的影響
3.2.4 EPS對污泥聚集沉降的作用
3.2.5 EPS成分與污泥顆;南嚓P性分析
3.2.6 EPS中蛋白和多糖對聚集的貢獻
3.3 本章小結
4 基于XDLVO理論分析顆;^程及EPS對污泥聚集的貢獻
4.1 材料與方法
4.1.1 污泥樣品準備
4.1.2 污泥指標測試方法
4.1.3 表面熱力學計算
4.1.4 XDLVO理論計算
4.2 結果與討論
4.2.1 基于XDLVO理論分析污泥顆;^程
4.2.2 EPS對污泥絮凝能力作用
4.2.3 EPS對污泥表面熱力學影響
4.2.4 EPS對污泥聚集的貢獻
4.3 本章小結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2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A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B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致謝
本文編號:40080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qiuzhijiqiao/40080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