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隱喻與英語學術(shù)論文的語篇建構(gòu)
本文關(guān)鍵詞:語法隱喻與英語學術(shù)論文的語篇建構(gòu)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語法隱喻 學術(shù)語篇 語篇建構(gòu)
【摘要】:語法隱喻理論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語法隱喻理論中的概念隱喻和人際隱喻中的情態(tài)隱喻來分析英語學術(shù)論文中應(yīng)該注意的一些問題,并且通過舉例說明語法隱喻是解決這些問題的理想方式。
【作者單位】: 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shù)學院;
【基金】:浙江理工大學校內(nèi)科研項目(2010ky004)
【分類號】:H315
【正文快照】: 一、引言1985年,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派創(chuàng)始人Halliday在他的《功能語法導論》中提出了語法隱喻理論[1]89。Halliday認為,隱喻式表達是成人的話語特征,完全沒有隱喻的話語只出現(xiàn)在兒童話語之中[1]256。在后來的一系列頗具哲學意味的論文中,Halliday把研究的視角轉(zhuǎn)向內(nèi)容抽象、風格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董宏樂;楊曉英;;概念語法隱喻理論對閱讀教學的指導意義[J];國外外語教學;2003年04期
2 侯春杰;;語法隱喻的篇章實現(xiàn)功能[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利紅;;隱喻視角下的《英語科技文選》教學策略[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05期
2 孫迎春;;試談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08期
3 陳民;;英語抽象名詞表達、翻譯及對寫作的啟示[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4 李世琴;;科技英語中的名物化隱喻探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5 陳民;;英語抽象名詞表達及其漢譯[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 王靜;;語法隱喻與英語論文的語言合適性[J];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7 陳海慶;熊文卿;;中國碩士學位論文英文摘要的名詞化現(xiàn)象調(diào)查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陳瑋;關(guān)聯(lián)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啟示[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9 甄玉;;廣西高校藝術(shù)專業(yè)學生英語應(yīng)用能力社會需求的調(diào)查與啟示[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S2期
10 賈軍;;語法隱喻在科技語篇中的作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徐莉娜;翻譯中句子結(jié)構(gòu)轉(zhuǎn)換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王松鶴;隱喻的多維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3 孫瑤;系統(tǒng)功能語法與俄語語篇連貫性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梁;中國學生英語作文詞匯語法平面母語干擾現(xiàn)象分析[D];上海海事大學;2005年
2 任毓敏;語法隱喻及其在英文科技語篇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王尚臻;初級階段對外漢語閱讀教學模式初探[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4 汪海燕;科技英語語篇中的隱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5 徐玉青;英語名詞化在中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作文中的體現(xiàn)[D];廈門大學;2008年
6 周霞;論隱喻理論指導下的英語語篇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楊金花;科技語篇中語法隱喻的認知與功能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8 何蕾;英漢科技新聞?wù)Z篇中的語法隱喻:對比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9 陳玲;英語閱讀中隱喻的認知效果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10 錢慶軍;銜接連貫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yīng)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昕;語法隱喻的語篇銜接功能[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2 楊信彰;英語書面語體中的詞匯密度特征[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5年03期
3 范文芳;名詞化隱喻的語篇銜接功能[J];外語研究;1999年01期
4 王晉軍;名詞化在語篇類型中的體現(xiàn)[J];外語學刊;2003年02期
5 周大軍;英語的情態(tài)隱喻及其語篇解釋力[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6 劉辰誕;篇章語言學視角中的讀者反應(yīng)理論[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7 胡壯麟!100871;評語法隱喻的韓禮德模式[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年02期
8 張德祿;論語篇連貫[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年02期
9 金娜娜,陳自力;語法隱喻的認知效果[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年01期
10 常晨光;英語中的人際語法隱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承榮;宋德生;;概念語法隱喻與學生英語語篇建構(gòu)水平關(guān)系的實證研究[J];外語學刊;2008年05期
2 熊學亮,劉東虹;英語學習中語法隱喻的遷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年02期
3 董宏樂;科技英語中的語法隱喻[J];上海鐵道大學學報;1998年07期
4 熊昕;語法隱喻的語篇銜接功能[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5 張志剛,吉曉霞;祈使句在學術(shù)語篇中的運用與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5年02期
6 謝金榮,彭水香;語法隱喻的語義分析[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7 賈莉,陳建生;英語請求語的語法隱喻分析[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8 王馥芳;‘語法化’理論和韓禮德的語法隱喻模式[J];山東外語教學;2001年02期
9 鄒海琦;從“AND”的邏輯語義內(nèi)涵看虛詞的語法隱喻性[J];外語學刊;2003年03期
10 陶巖;李丹妹;;語法隱喻在英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寫作中的啟示[J];現(xiàn)代交際;2009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芳;;從認知角度看英漢科技語言中的語法隱喻現(xiàn)象[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裴振霞;;英語財經(jīng)新聞報道中的語法隱喻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官曉勤;;語法隱喻中的名詞化結(jié)構(gòu)及其在語篇中的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高貞;;名詞化與語法隱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5 蘇妮娜;;英語學術(shù)語篇中的情態(tài)手段[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6 徐佳;;漢譯英時政語篇中的動詞名詞化[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7 羅瑞球;;隱喻與大學英語教學[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8 溫冬梅;;兒童語篇與名詞化隱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王淑娥;;論語氣隱喻與間接言語行為的關(guān)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叢迎旭;;動詞名物化的有界性研究[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承宇;語法隱喻的功能—認知文體學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2 胡志清;基于語料庫的中外英語科技期刊論文語篇建構(gòu)對比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顧?quán)l(xiāng);試論近代歷史語篇的語言變化[D];復旦大學;2008年
4 王仁強;認知視角的漢英詞典詞類標注實證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5 孫瑤;系統(tǒng)功能語法與俄語語篇連貫性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文濤;英語科技語篇中的語法隱喻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張平麗;語法隱喻可及性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王沖;英文合同法語篇中的語法隱喻現(xiàn)象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4 胡偉麗;論語篇語法隱喻與語篇分析[D];河北大學;2008年
5 史曉靖;《紐約時報》關(guān)于中國豬流感報道中語法隱喻的批評話語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田永弘;語法隱喻及其在學術(shù)英語中的作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7 胡楠;英語法律條文中的語法隱喻:韓禮德模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8 李X 華;語法隱喻及其對英語閱讀的影響[D];蘇州大學;2008年
9 徐美霞;語法隱喻在美國政治新聞?wù)Z篇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郝寶生;從語法隱喻角度研究英文報紙社論[D];東華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498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zy/1249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