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獨立院校大學英語“支架式”教學模式“探討
發(fā)布時間:2016-07-15 08:59
伴隨著獨立院校大學英語教學過程的進一步開展,雖然在教學策略層面上具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但不可否認的仍舊存在較多的問題;對于我國獨立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采用現(xiàn)狀而言,較多采用的是轉播型和解釋型,這兩種教學模式都不能最大強度的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就目前英語教學模式發(fā)展趨勢而言,“支架式”英語教學模式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本文也將主要以獨立院校大學英語的“支架式”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分析在“支架式”英語教學模式推進的過程中應當從哪些方面進行把握。
關鍵字:獨立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支架式
1.1“支架式”教學模式概念
在對于“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概念闡述上面,不同的學者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對于支架式教學模式也有著不同的見解,有的學者認為支架式教學時一種教學模式,有的學者則認為其是一種教學思想。根據(jù)歐共體“遠距離教育與訓練項目”(DGXⅢ)的有關文件,支架式教學被定義為:“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fā)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1]!惫P者認為“支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構建于理論之下以教學成果為最終目標的英語教學方法。1.2“支架式”教學流程
在支架式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其主要展現(xiàn)為5大環(huán)節(jié):
(一)搭腳手架;根據(jù)設定的教學目標主題,確定一個教學目標的概念框架。
(二)進入情景;以確定教學概念框架為基點,通過教師的引導,引導學生進入預定的教學情景之中。
(三)獨立探索;根據(jù)教學目標,通過對于教學內容的分解以及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在一步步之中進行分析,這樣能夠提升學生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探索精神,同時強化學生對于教學知識的強化理解。
(四)協(xié)作學習;學習小組通過協(xié)商分析討論,分析教學過程中各個屬性之間的排列順序問題,使得之前復雜的矛盾以及意見局面逐步的清晰,通過共享集體的學習思維推動學生的全面性認識[2]。
(五)效果評價;通過學習之后的個人情況對于個人進行自我以及學習的評價;其中主要是對于自主學習能力、個人對小組學習的貢獻度、是否完成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三大方面。
3.1教學目標管理
3.2課堂管理
3.3教學策略管理
(一)英語閱讀教學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以不同課時內容的重點為出發(fā)點開展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以交互式閱讀為主要策略;首先教師應當在教學開始之前將本課時的主要要求在黑板上進行羅列,然后通過分組的形式進行閱讀討論,一般設定為10分鐘,十分鐘之后教師進行問題提問,問題必須是預先設定的,在提問的過程中學生根據(jù)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描述。通過對于學生的理解情況的評測,,教師可以針對性的進行教學開展,如學生在某些方面的理解有誤,教師可以針對性的進行講解,進一步鞏固學生的理解程度。
(二)英語聽說教學
英語聽說教學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口語化能力,在英語聽說教學的過程中多采用多媒體教學策略,教師通過對于本節(jié)課時內容的把握,將本課所需求的掌握點進行羅列,同時以課時重點為基礎進行環(huán)境的模擬;在環(huán)境的模擬問題上,教師應當強化環(huán)境與學生實際的關聯(lián)度,這樣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提升學生在日常生活用的實用性。 在聽說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依然是按照小組的模式進行場景的模擬訓練,然后由教師挑選或是自主報名進行講臺模擬表演,在模擬練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以及提升。
(三)英語寫作教學
在進行英語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與上兩種教學不同的是英語寫作教學需要課前教師進行任務的布置,指定一個方向或是內容進行英語作文的寫作作為課堂的討論依據(jù),然后引導學生在自由討論中探討中英文作文的主要區(qū)別(例如例如禮貌、稱謂、用語習慣等方面);接下來教師需要將預先準備的一篇英語作文進行幻燈片的展示,然后以小組探討結果以及自身的作文為依據(jù)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自身作文的錯誤地方,同時并進行修改,最終將修改之后的作文進行提交,由教師進行檢閱,以審核學生課堂學習成果。
[1] 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 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3] 朱琳琳.關于支架式教學基木問題的探討[J].教育異刊,2004,(4).
本文編號:714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fw/714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