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家庭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與教育策略研究
第一章 緒論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價值觀念也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逐步攀高的物質需求帶來的是對精神世界的高層次的需求,經(jīng)濟和思想的巨大改變,使傳統(tǒng)的家庭婚姻生活模式也隨之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伴隨而來的就是離婚率的逐年上升。[3]近年來,濰坊市工業(yè)學校新生中來源于離異家庭的學生數(shù)目有所增加,所占比例有所增高,這一問題引起學校管理人員的重視,因此我們選取對離異家庭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由來已久,其中,離異家庭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為集中,表現(xiàn)更為突出,任何問題的出現(xiàn)都是有其背景的。下面我們將從社會,學校,家庭等三方面來闡述該問題的研究背景。以時代作為背景的現(xiàn)代家庭離婚率的增加,帶來的是學校離異家庭學生數(shù)目的增長,伴隨而來的就是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凸顯,這給社會,家庭,以及學校提出了新的課題。怎樣對離異家庭中職生進行合理的教育已經(jīng)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學校德育工作問題和社會問題。給他們提供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指引他們正確的成長方向,創(chuàng)建合理的健康的生存空間,是學校所有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的責任所在,班級管理工作的一個不可回避的內容。[4]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必須認清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想盡一切辦法,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動員所有的力量,對這部分學生的心靈進行安慰,對其行為進行調控、對其家長進行合理的建議和指導,使這些來自離異家庭的學生坦然接受,,勇敢面對,盡快適應生活中的突變,調整心理狀態(tài),使自己的生活走上正軌。
.........
二、研究意義
由于中職生群體的特殊性,導致他們的問題行為較為集中,對他們在生活學習中出現(xiàn)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顯得尤為必要,我們的目的就是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策略,提高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效果。父母的示范影響和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教育家哈巴特說:“一個父母勝過一百個校長”。 由此可見,完整家庭能夠給孩子帶來不可替代的教育影響,而夫妻離異就會導致家庭的不完整,那么家庭教育也會因此出現(xiàn)一定的功能缺損。[6]我們認為,對離異家庭的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研究是一項涉及教育、心理、家庭和社會的綜合性研究,本課題研究可以促使全社會更加關注離異家庭中職生教育這一在職業(yè)學校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領域,使社會上更多的人去關注這一現(xiàn)象,從而為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建議。探討在本校離異家庭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歸納概括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對社會和社區(qū)、離異家庭學生的父母、學生所在學校的德育處、學生的任課老師和班主任等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也會對其他學校的同類學生的教育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
第二章 現(xiàn)狀調查
一、 班主任調查情況
通過對班主任的調查問卷,我們發(fā)現(xiàn),在班級日常管理方面,幾乎所有的離異家庭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在班級日常管理上的障礙,而且這種障礙的主體范圍在離異學生中表現(xiàn)的比例更高一些,主要體現(xiàn)在一些日常行為規(guī)范上,具體表現(xiàn)為不遵守紀律、易與同學和老師發(fā)生對抗、早戀、性格孤僻、不合群、行為反叛、脾氣暴躁,沉溺于虛幻網(wǎng)絡世界等,而且這種表現(xiàn)一旦發(fā)生,班主任及其教師的說教很難起到應有的效果。案例 1:學生樊某,父母離異后由普通高中轉入職業(yè)學校計算機進行學習,該生自入學第一天開始,就經(jīng)常遲到,課堂上玩手機游戲、看網(wǎng)絡小說或者看下載的影視劇等,玩的不亦樂乎,從未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任課老師苦口婆心教育多次甚至沒收其電子產(chǎn)品,但該生依然我行我素,收效微乎其微。班主任找他談了多次,每次都是答應的好好地,一轉身又故態(tài)復萌。據(jù)其母親說,自家庭出現(xiàn)變故以來,孩子一直就是這種狀態(tài)。分析認為:樊某的表現(xiàn)其實質就是逃避問題,借電子產(chǎn)品帶給自己的短暫的充實、忙碌來麻醉自己因為父母離異造成的心理的創(chuàng)傷。相當一部分班主任認為,在日常相處中,完整家庭學生性格相對于離異家庭孩子比較溫和,他們對周圍人群的寬容度也較高,比較容易理解離異家庭學生所出現(xiàn)的行為問題,極少存在歧視問題。但是,離異家庭學生與他人相處時則較為敏感,尤其是對于剛剛入校的一年級新生,他們不愿意主動與他人交流自己的家庭,擔心其他同學歧視自己,過于自尊。這種情況下,如果師生尤其是班主任如果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教育不能及時跟進,他們在后期就很容易出現(xiàn)自閉現(xiàn)象,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對自己的錯誤缺乏認識,也不愿意站在對方立場上處理事情,自以為是的感覺很強烈。
............
二、離異家庭學生的調查結果
在學業(yè)方面的影響,離異家庭學生與完整家庭學生在學習壓力、考試失敗、就業(yè)壓力、預期評選落選等項目上總體差距不大,完整家庭學生和離異家庭學生都會出現(xiàn)成績的起伏不定,即使偶爾有較大的成績下降,或者二者出現(xiàn)明顯的成績的差距,其原因也多與心理情緒變化有關系。在收回的問卷中,我們發(fā)現(xiàn)離異家庭學生的負面情緒遠遠大于完整家庭學生,是所有綜合歸類中,與完整家庭學生差距最大的一項,例如在對他人的信任度、孤獨苦悶感、失眠特征、內心壓力大等方面,離異家庭部分離異家庭學生的心理負面影響非常嚴重,已經(jīng)影響到身心健康和有輕微的自殺傾向。[12]離異家庭學生與完整家庭學生差異明顯增大,完整家庭學生的某些不存在的問題,在離異家庭學生中則無法避免,這是造成離異家庭學生心理變化的重要原因,也反映了父母離異對青少年成長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無法回避,無法避免。
..........
第三章 離異家庭中職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15
一、離異家庭中職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15
(一)離異家庭父母的家教方式失當..........16
(二)受社會風氣不良的影響....17
(三)學生心理脆弱導致出現(xiàn)問題.....17
(四)學校相應培訓的缺位........17
二、對離異家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基本認識........18
(一)不任意夸大......18
(二)不簡單歸因......18
(三)可予以矯正......19
第四章 離異家庭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教育對策......19
一、教師要給與關愛...........19
(一)合理幫教..........19
(二)正確指導..........20
(三)加強教育..........22
(四)搭建平臺..........22
(五)榜樣激勵..........23
二、家長應及時向專家尋求幫助.........23
(一)離異雙方應遵守約定........24
(二)要適度關注孩子的交往空間.....24
(三)家長切忌溺愛孩子............25
第四章 離異家庭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教育對策
通過以上的問卷調查和研究分析,雖然我們知道在對待此類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但是,如果學校、社會、家庭三方能夠積極配合并行動起來,切實將這一帶有時代特色的問題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系中來,以高度的責任心去認真關注學生的成長,關心愛護他們,那么就能夠提高我們解決此類問題的能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方法,為他們的成長助力,那么最終他們也會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正直的人。
一、教師要給與關愛
學校教育在教育離異家庭中職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是學生最直接的接觸群體,他們的關愛能夠給這部分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帶來積極影響。作為學校教育的執(zhí)行者,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更好地教育引導這些離異家庭的中職生。在新生入學之初,學校德育處就應該協(xié)助班主任建立起離異家庭中職生的個人電子檔案,然后隨著日后工作的不斷深入,將其逐步完善。對于那些不愿意透露個人隱私的學生,我們可以采取在全專業(yè)發(fā)放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了解,在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之后,班主任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自己的學生,重點是關注特殊情況的學生,然后再根據(jù)學生反饋和自己的觀察,以及隨后的與家長的溝通聯(lián)系,不斷完善信息。在做這項工作時,要注意保密和保護學生的自尊。
結論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少年期是幻想和英雄崇拜期。班主任應根據(jù)離異家庭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他們適合和喜歡的成功典型來啟迪這些身處逆境的學生,并且讓他們學習和模仿成功者的經(jīng)驗,從而培養(yǎng)自己頑強奮斗的精神。在我們老師與離異家庭的孩子和家長一起舉行研討會時,我經(jīng)常舉一些在逆境中奮發(fā)有為的離異家庭的名人經(jīng)歷和成長故事,如: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現(xiàn)任總統(tǒng)奧巴馬、英國前首相希思、戲劇大師卓別林、美國著名演員史泰龍、香港影星周星馳、梁朝偉、謝霆鋒,還有他們喜愛的歌星周杰倫等等。我也會舉一些我們同學身邊或社會新聞廣泛報道的成功例子。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612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fw/6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