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元系統(tǒng)論看翻譯文學期刊對中國新時期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從多元系統(tǒng)論看翻譯文學期刊對中國新時期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多元系統(tǒng)論 中國新時期文學 外國文學 翻譯文學 翻譯文學期刊
【摘要】:在此以多元系統(tǒng)論為視角,詳述中國新時期期間,中國文學,翻譯文學以及外國文學在文學多元系統(tǒng)中所占據(jù)的位置關系和地位轉(zhuǎn)換,以及翻譯文學期刊作為翻譯文學的主要有力的傳播媒介,來論述處于文學轉(zhuǎn)型期的新時期文學創(chuàng)作受到翻譯文學期刊的影響原因。
【作者單位】: 合肥工業(yè)大學;
【關鍵詞】: 多元系統(tǒng)論 中國新時期文學 外國文學 翻譯文學 翻譯文學期刊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專項資金資助(2010HGXJ0934;2010HGXJ0156) 2011年安徽省社科聯(lián)課題(B2011008) 2012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SK2012B378)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I206.7
【正文快照】: 引言現(xiàn)當代中國文學受到外國文學的影響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沒有對外國文學的引進與借鑒,很難設想會有文學革命和由此開始的中國新文學史,即現(xiàn)在我們通稱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賈植芳:364)。而中國作家和讀者對于外國文學與世界文學的認識又是通過翻譯文學完成的,從而進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德英;用另一只眼睛看多元系統(tǒng)論——多元系統(tǒng)論的形式主義分析[J];中國翻譯;2004年05期
2 趙秀明;張文斌;;從翻譯的目的論角度重新審視嚴譯名著《社會通詮》[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3 張道振;;論周作人的兒童文學翻譯思想[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譚蓮香;爐火純青 形神兼似——《匆匆》張培基英譯本賞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5 梁真惠,陳衛(wèi)國;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西學翻譯對比研究初探[J];昌吉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趙應吉;新世紀中國翻譯工作者的素質(zhì)[J];重慶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7 王少娣;;翻譯“求同”更需“存異”——從語言發(fā)展和讀者包容性的視角看翻譯[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熊力游;中華菜名功能與翻譯處理[J];長沙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9 王錦霞,三友;《論語》英譯的多元系統(tǒng)理論闡釋[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10 李月如,聶法良;淺談“五四”時期的翻譯文學[J];滁州師專學報;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夏貴清;;大翻譯家翻譯有多快?——兼評250—300[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第6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07年翻譯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劉祥清;;中國翻譯地位的歷史演進[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胡德香;;解讀錢鐘書的文化翻譯批評[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炳輝;弱小民族文學的譯介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民族意識[D];復旦大學;2004年
2 陳歷明;翻譯:作為復調(diào)的對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3 楊元剛;英漢詞語文化語義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酈青;李清照詞英譯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李占喜;翻譯過程的關聯(lián)—順應研究—文化意象處理舉隅[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5年
6 潘艷慧;《新青年》翻譯與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身份認同[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保強;教育格言及其現(xiàn)實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胡顯耀;當代漢語翻譯小說規(guī)范的語料庫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陳科芳;修辭格翻譯的語用學探解[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10 杜慧敏;文本譯介、文化相遇與文學關系[D];復旦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俞建青;譯者在文學翻譯中的角色[D];浙江大學;2002年
2 付麗;魯迅、林語堂翻譯思想對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梁頌宇;時代的變遷與譯文文本的發(fā)展——《李爾王》不同譯本比較的探討[D];廣西大學;2002年
4 賈青青;文學翻譯中的文化因素[D];天津師范大學;2002年
5 孫昂;關聯(lián)理論與翻譯[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6 何誼;論中國翻譯小說(1898-1919)與翻譯準則的相互影響[D];重慶大學;2002年
7 劉世平;論翻譯標準“信”[D];重慶大學;2002年
8 陳燕茹;英語長句的漢譯[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9 楊凌峰;[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3年
10 楊璇瑜;《天路歷程》中圣經(jīng)意象的翻譯——從圖式理論和翻譯目的論的角度對三個中譯本的分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謝天振;國內(nèi)翻譯界在翻譯研究和翻譯理論認識上的誤區(qū)[J];中國翻譯;2001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敬艷;;論中國新時期文學“內(nèi)部研究”中學者的思維困境[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馮源;;事件和空間的意義[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周志雄;郭道偉;;在歷史的比較中理解中國新時期文學三十年——“反思與創(chuàng)新:中國新時期文學三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年會”綜述[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8.6)[C];2008年
2 朱向前;;“茅獎”歸來話長篇[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3)[C];2005年
3 ;構(gòu)建中國新時期文學研究史料的高端平臺[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5)[C];2006年
4 肖敏;李彥文;;當代文學歷史化之后——“中國當代文學史:歷史觀念與方法”學術研討會綜述[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6)[C];2007年
5 何勝莉;游翠萍;;生命關懷與審美超越——文學的災難書寫研討會綜述[A];“抗震文藝與中國精神”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李云;;歷史記憶的文學闡釋——圍繞《棋王》的前前后后[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7 姚鶴鳴;;新時期以來文學理論批評發(fā)展略述[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濟南舉行中國新時期文學3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N];文學報;2008年
2 楊劍龍;顧彬話語方式與當代文學評價[N];中國文化報;2009年
3 周立文;詩人的漂流[N];光明日報;2011年
4 聶震寧 楊新貴 賀紹俊 吳秉杰 彭學明 何鎮(zhèn)邦 白描;趙本夫長篇小說《無土時代》評論(一)[N];文藝報;2009年
5 汪政(評論家);品欽的啟示:中國先鋒文學需要克服哲學貧困[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吳格非;薩特與中國新時期文學中人的“存在”探詢[D];蘇州大學;2003年
2 哈申高娃;蒙古族歷史題材長篇小說與蒙古人的歷史意識[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3 陳鳴;操控理論視角觀照下當代中國的外國文學翻譯研究(1949-2008)[D];山東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良博;從多元系統(tǒng)論的角度論《新青年》的翻譯活動[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2 劉攀;新時期文學中“虐戀”現(xiàn)象探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夏鑫;中國新時期文學變革中的《山花》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4 鄧健;從多元系統(tǒng)理論看1900-1919年科幻翻譯對中國的影響[D];重慶大學;2007年
5 朱靜宇;試論中國新時期文學中的“俄羅斯情結(jié)”[D];蘇州大學;2002年
6 劉艷梅;張谷若翻譯特色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7 鄧忠;從多元系統(tǒng)論看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翻譯文學的繁榮[D];重慶大學;2005年
8 楊丹屏;二十世紀初外國兒童文學的譯介與我國現(xiàn)代兒童文學[D];貴州大學;2006年
9 胡莉莉;從多元系統(tǒng)論角度看魯迅的文學翻譯觀[D];貴州大學;2006年
10 李利敏;多元系統(tǒng)理論角度下的“五四”前后中國翻譯文學[D];西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8713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jyglkx/87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