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國白話佛教文學的意義創(chuàng)構——以民國佛教期刊為中心
本文關鍵詞:論民國白話佛教文學的意義創(chuàng)構——以民國佛教期刊為中心
更多相關文章: 民國佛教期刊 白話佛教文學 意義創(chuàng)構 入世與出世 苦惑與超越 “知識的文學” “力的文學”
【摘要】:在民國時期社會轉(zhuǎn)型以及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發(fā)展的背景下,佛教志士積極探索革新之路,創(chuàng)辦諸多佛教期刊,推出白話佛教文學創(chuàng)作,參與時代社會的意義創(chuàng)構。民國白話佛教文學的意義創(chuàng)構主要表現(xiàn)為入世與出世兩種導向、苦惑與超越兩個層面,其中入世特點比較明顯;意義創(chuàng)構的傳達以"知識的文學"與"力的文學"為主要方式,"知識的文學"之特征相對明顯。民國白話佛教文學的意義創(chuàng)構在佛教文學史上有繼承、轉(zhuǎn)化與拓新之功,對民國新文學亦有特定的支持與豐富作用。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民國佛教期刊 白話佛教文學 意義創(chuàng)構 入世與出世 苦惑與超越 “知識的文學” “力的文學”
【基金】: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民國佛教文學研究(1912—1949)”(15NDJC142YB)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58批面上資助“百年中國白話佛教文學研究(1912—2015)”(2015M580505)
【分類號】:I207.99
【正文快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兵;;對“佛教文學”研究范圍的一點看法[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2 戴瑩瑩;;“佛教文學”之內(nèi)涵辨[J];中國宗教;2013年01期
3 陳允吉;《佛教文學粹編》序[J];佛教文化;1997年04期
4 潘永輝;;文壇邊緣的佛語禪音——當代佛教文學研究論綱[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5 譚桂林;;清末民初中國的佛教文學與啟蒙思潮[J];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03期
6 譚桂林;;論“革命和尚”宗仰的佛教文學創(chuàng)作[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7 高文強;;魏晉南北朝佛教文學之差異性[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年02期
8 張子開;李慧;;隋唐五代佛教文學研究之回顧與思考[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9 戴瑩瑩;;20世紀中國文學界之佛教文學研究[J];學術論壇;2012年10期
10 魏強;藏族佛教文學與藏族歷史文化[J];民族文學研究;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邱紫華;;印度佛教文學的審美特征[A];東方叢刊(1996年第4輯 總第十八輯)[C];1996年
2 俞曉紅;;論佛教文學對中國文學觀念世界的影響[A];東方叢刊(2005年第2輯 總第五十二輯)[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早娟;唐代長安佛教文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493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jyglkx/74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