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四川期刊文學的價值探析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四川期刊文學的價值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抗戰(zhàn)時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是在四川重慶建立的,現(xiàn)代四川期刊文學因反映"抗戰(zhàn)"而呈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色彩,彰顯出獨特的審美意圖和價值向度,書寫了中國抗戰(zhàn)文學的輝煌,顯示出在現(xiàn)代文學中的獨特價值。
【作者單位】: 西南科技大學文學與藝術學院;
【關鍵詞】: 現(xiàn)代四川期刊 文學 價值
【基金】: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啟蒙、救亡與民族關系:現(xiàn)代四川文學與期刊研究”(07Sd1103)成果之一
【分類號】:I206.6
【正文快照】: 現(xiàn)代四川期刊文學在“五四”時期影響甚微,而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因時代際遇催生了期刊文學的繁榮。四川作為一個抗戰(zhàn)的大后方,有大量的文學人才聚集于此,不少文學期刊也遷到成渝兩地。特定時期的民族危機感,讓一部分敏感的知識分子產(chǎn)生了激切的變革時代的要求,他們弘揚民族主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顏敏;;“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內地傳播的基本階段與流變趨勢——以文學期刊為中心[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張挺璽;;從文學期刊看四十年代通俗文學的發(fā)展流變[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張凡修;;細小本身(組詩14首)[J];詩選刊;2011年08期
4 周志雄;;江山代有文才出——關于90后寫作[J];山東文學;2011年06期
5 ;《北方文學》龍鳳山筆會紀要[J];北方文學;2006年10期
6 喻曉薇;;網(wǎng)絡傳播與當代文學格局的變異——重審韓寒與白燁的論爭[J];新聞愛好者;2011年12期
7 馮積岐;;從經(jīng)典中汲取營養(yǎng)[J];鴨綠江(上半月版);2011年09期
8 季亞婭;;看《當代》[J];西湖;2011年07期
9 ;第二屆全國小小說12+3大獎賽征稿啟事[J];短小說;2011年05期
10 萊耳;;像宗教[J];杉鄉(xiāng)文學;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德明;;現(xiàn)代文學期刊拾零(之一)[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學史研究卷)[C];2009年
2 姜德明;;現(xiàn)代文學期刊拾零(之二)[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學史研究卷)[C];2009年
3 龔娟玲;;中國作協(xié)所屬文學期刊推出一批抗戰(zhàn)題材作品[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5)[C];2005年
4 陳熙涵;;當“80后”遭遇前輩作家[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5)[C];2005年
5 李敬澤;;羅偉章之信念[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6 ;道一聲感謝——終刊辭[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1999.1)[C];1999年
7 雷達;;當下閱讀和寫作中的分化與重組[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0年第4期(總第198期)[C];2010年
8 郝明工;;抗日戰(zhàn)爭與“中國雙城“的小說書寫[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9 白燁;;分野、分流與分化——媒體時代的文學流變考察[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2)[C];2007年
10 王暉;;新世紀十年:報告文學的裂變與復興[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0年第4期(總第198期)[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永勝;文學期刊的創(chuàng)新與機遇[N];文藝報;2009年
2 韓立勇書評人;漲稿費是文學期刊起死回生的好辦法?[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3 陳德宏;“三級火箭”的風采[N];文藝報;2009年
4 王干;文學期刊何以再度邊緣化[N];人民日報;2010年
5 本報實習生 范昕;文學期刊力保原創(chuàng)回歸本真[N];文匯報;2009年
6 伊竹;上饒市作家頻頻在全國文學期刊群體亮相[N];上饒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武翩翩;老牌文學期刊《芳草》改版全國首家網(wǎng)絡文學選刊問世[N];文藝報;2005年
8 白燁;近期文壇爭鳴述要[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9 陳思和;珍視城市文化的標志性品牌[N];文匯報;2004年
10 星星;打工·打工文學·文學期刊[N];文藝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鵬飛;“孤島”時期文學期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劉曉麗;1939-1945年東北地區(qū)文學期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馮昊;民族意識與淪陷區(qū)文學[D];山東大學;2007年
4 李相銀;上海淪陷時期文學期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杜波;五四文學期刊的現(xiàn)代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鄧集田;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出版平臺[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李陽;當代文學生產(chǎn)機制轉型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鐵群;現(xiàn)代都市未成型時期的市民文學[D];河南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月梅;從《收獲》的傳播看網(wǎng)絡時代文學期刊的生存現(xiàn)狀[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愛玲;從文學期刊的演變看市場對文學的影響[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王德英;《萌芽》:困境中的突圍[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松鋒;“通俗”的意義與限度[D];河南大學;2012年
5 丁婕;四十年代文學轉型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6 曲朝勃;文人群體的轉型與文學生產(chǎn)過程的現(xiàn)代化——文學研究會文學期刊研究[D];青島大學;2003年
7 郭海燕;當代文學第一現(xiàn)場勘查[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云芳;先鋒文學與文學期刊[D];山東大學;2005年
9 李娟;危機與突圍[D];鄭州大學;2006年
10 陸萍萍;文學期刊的文學自覺意識[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四川期刊文學的價值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04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jyglkx/37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