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期刊改革勢在必行
本文選題:文學 + 文學期刊; 參考:《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摘要】:文學期刊與改革要求和市場大趨勢難以諧調(diào)的矛盾日益突出;文學期刊面臨生死挑戰(zhàn);文學期刊改革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Abstract]: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iterary periodical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form and the market trend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literary periodicals are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life and death;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reform of literary periodicals is imperative.
【作者單位】: 重慶市作家協(xié)會紅巖文學雜志社
【分類號】:G2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肜子岐;文學期刊應如何面對市場挑戰(zhàn)[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1999年06期
2 孫俊志;文學期刊要強化經(jīng)營意識[J];宜賓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3期
3 曾錦標;從讀者心態(tài)看文學期刊走向[J];編輯學刊;2003年02期
4 鄧凱;’98文學期刊:遭遇山重水復[J];中國出版;1998年12期
5 林薌;關于21世紀文學期刊的幾點思考[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6 劉益善;文學期刊與作者隊伍芻議[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7 王力;試論文學期刊如何走出困境[J];新聞出版交流;2000年05期
8 吳俊;;文學期刊光靠改版能自救嗎[J];作家;2001年06期
9 藺,;論文學期刊的學術化和市場化[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童國和;重塑編輯之魂[J];北京文學.精彩閱讀;2004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曉敏;;從文化到產(chǎn)業(yè)——我看文學期刊的市場化生存[A];“中國期刊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李舫;;文學期刊:面對市場的角色定位[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5)[C];2006年
3 歐陽明;;文學期刊的讀者空間[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0.5)[C];2000年
4 武翩翩;;傳統(tǒng)文學期刊如何應對網(wǎng)絡的挑戰(zhàn)[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2)[C];2007年
5 姜德明;;現(xiàn)代文學期刊拾零(之一)[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學史研究卷)[C];2009年
6 姜德明;;現(xiàn)代文學期刊拾零(之二)[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學史研究卷)[C];2009年
7 陳明;趙根田;;“鋼結(jié)構(gòu)設計”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8年
8 翁愛湘;吳志慧;陳石平;;高校學報改革發(fā)展新思路[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一集)[C];2003年
9 王尚洪;林剛;辜清;;人體及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A];第五屆廣東、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動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10 蓋玉彪;陳偉;;論和諧社會語境下的軍事司法改革[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賈秀莉;文學期刊生存發(fā)展之路探析[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文藝橙;純文學期刊需要政策扶持[N];光明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劉悠揚 實習生 楊晶晶;“80后”創(chuàng)造文學奇跡[N];深圳商報;2010年
4 匡生元;也談文學期刊的出路[N];文學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雷新;文學期刊稿費何時“高地”復得?[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6 韓立勇書評人;漲稿費是文學期刊起死回生的好辦法?[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7 郭志杰;構(gòu)筑文學期刊的比較學研究系統(tǒng)[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馮倩 編譯;美國文學期刊不退反進[N];中國文化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楊寧;少兒文學期刊 境遇兩重天[N];人民日報;2011年
10 葉于;文學期刊“變臉”[N];人民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琴;我國最早之文學期刊——《瀛寰瑣紀》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王鵬飛;“孤島”時期文學期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陳敏杰;轉(zhuǎn)型時期的上海文學期刊[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劉曉麗;1939-1945年東北地區(qū)文學期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馮昊;民族意識與淪陷區(qū)文學[D];山東大學;2007年
6 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業(yè)[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杜波;五四文學期刊的現(xiàn)代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相銀;上海淪陷時期文學期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魯軍;戈爾巴喬夫改革與執(zhí)政能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春霞;限制與保護:刑事訴訟中的隱私權(quán)[D];四川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月梅;從《收獲》的傳播看網(wǎng)絡時代文學期刊的生存現(xiàn)狀[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愛玲;從文學期刊的演變看市場對文學的影響[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王德英;《萌芽》:困境中的突圍[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松鋒;“通俗”的意義與限度[D];河南大學;2012年
5 韋拉琪;中國(大陸)與老撾銀行體制比較研究[D];廣西大學;2005年
6 韋光燕;我國公務員制度改革趨勢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7 周新梅;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中的中國高等教育功能[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8 王曉霞;裁判文書改革的思考[D];吉林大學;2005年
9 姚龍琴;論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改革[D];河海大學;2006年
10 曹冬;蒙臺梭利教育法在中國的實踐與改革[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108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jyglkx/181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