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后的當代性——從新疆當代漢語文學期刊看新疆當代文學的滯后性
本文選題:新疆當代文學 切入點:當代性 出處:《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西部》、《綠洲》、《綠風》作為當代新疆漢語文學及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文獻,對整個新疆當代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該文旨在探討這些刊物對于建構新疆當代文學的獨特作用,以及通過文學期刊建構新疆文學"當代性"的可能性。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document in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Xinjia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deological culture, "Western China", "Oasis" and "Green Wind" have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whol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Xinjiang.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unique role of these public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Xinjiang's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the contemporary nature of Xinjiang literature through literary periodicals.
【作者單位】: 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
【分類號】:I206.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易國才;;略論張仲瀚對《綠洲》的辦刊要求[J];文學教育(上);2008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鐘敏;從《天山》的流變看新疆當代文學的發(fā)展[D];新疆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澤慶;;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胡適文學思想中的跨學科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2 宋建軍;;中國近代教育史的分期與發(fā)展新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蔣保;影視史學芻議[J];安徽史學;2004年05期
4 易寧;;論司馬遷的文獻批判思想[J];安徽史學;2007年06期
5 程敏;;關于民間敘事困境的思考——以莫言小說《蛙》為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6 趙艷;;論《創(chuàng)業(yè)史》中的民間形態(tài)及美學意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1期
7 鄧梅;;“英雄的樂章”在回響——評《英雄的樂章》的個性化寫作[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8 張寧;;王安憶《長恨歌》中的女性意識與敘事策略[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9 宋麗娟;;眾聲喧嘩下的《檀香刑》[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10 吳云;;繁難、濃縮、精!摗稛o名書》詞匯的精英特質[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謝勤亮;;影像與歷史——“影視史學”及其實踐與試驗[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李箭;;教育歷史研究的新范式[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3 薛匡勇;;歷史觀演變對檔案觀的影響[A];回顧與展望:2010年全國檔案工作者年會論文集(上)[C];2010年
4 倪梁康;;時間·發(fā)生·歷史——胡塞爾對它們之間內在關聯(lián)的理解[A];現(xiàn)代德國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彥新;近代西歐大陸私法的歷史基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雪艷;中國當代漢族作家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賽力克布力;論新時期哈薩克小說創(chuàng)作[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康英;凱撒利亞的尤西比烏斯及其《基督教會史》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李雁;新時期文學中的烏托邦精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賀慶國;在歷史和歷史性之間[D];吉林大學;2011年
8 楊曉;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學;2011年
9 邵南征;社會道德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卓立;歷史相對主義的脈絡[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世鋒;茅盾文學獎“主旋律”意識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鳳卓;王小波雜文話語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段艷;論休謨史學[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林萍;南宋江西地區(qū)民間祠神信仰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5 王曄誠;中意服裝品牌發(fā)展沿革比較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6 聶建順;人文關懷:民間信仰之本[D];中原工學院;2011年
7 王亞麗;沈從文建國初期心靈世界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呂乃鵬;個人話語空間中的詩藝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趙振魯;詮釋學視域下柯林武德的問答邏輯[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苗苗;論伽達默爾的問答邏輯[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吳連增;;我與《西部》休戚與共的命運[J];西部;2006年10期
2 鄭興富;;往事回眸——祝賀《西部》創(chuàng)刊50周年[J];西部;2006年10期
3 董立勃;;我和《西部》[J];西部;2006年10期
4 李廣智;;仍留一箭射天山[J];西部;2006年10期
5 楊曉芬;;小園丁,老幼苗[J];西部;2006年10期
6 修仲一;;當個好編輯[J];西部;2006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宗健;當代性:在情趣的橫流中升華——論劉兆林的部分小說[J];文藝評論;1986年06期
2 鄭玉明;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問題[J];欽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3 胡輝杰,魏家文;實踐要求與理論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當代性問題[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4 杜世祿;;中國畫的當代性與傳統(tǒng)精神[J];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5 韓東虹;;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內在本真精神解讀其當代性[J];湖南農機;2007年05期
6 郭潤文;;油畫語言體系與“當代性”[J];美術學報;2008年04期
7 楊珍妮;;設計教育“地域性”與“當代性”的結合——在2008全國設計教育論壇上的致辭[J];美術學報;2009年01期
8 傅旭明;;傅旭明[J];藝術沙龍;2009年01期
9 黃靜;;論中國工筆畫的當代性[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10 阿默·馬薩地;毛衛(wèi)東;;杰姆·蘇潘凱特論當代性:注釋與思考[J];當代藝術與投資;2010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慧如;;詩現(xiàn)實的當代性[A];中國新詩:新世紀十年的回顧與反思——兩岸四地第三屆當代詩學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黃延賀;侯鍇;代永江;;土壩滲透觀測資料滯后性的實用分析[A];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農業(yè)水土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舒志定;;現(xiàn)實的個人:教育的出發(fā)點——馬克思教育思想當代性的一個視角[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張曼;張麗萍;張齊;;“治未病”理論芹獻[A];第三屆泛中醫(yī)論壇·思考中醫(yī)2007——中醫(yī)“治未病”暨首屆扶陽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舒志定;;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質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第二十一屆年會暨“馬克思主義文論與文學的當代性”學術研討會紀要[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7 魯漢;;關于民間手工藝傳承的當代性思考——以菏澤“捏面人兒”手藝為例[A];“當代民俗文化的傳承保護與開發(fā)”學術研討會暨山東省民俗學會成立20周年紀念座談會論文集[C];2007年
8 張志強;溫衛(wèi)國;;德育工作滯后性研究[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張蓬;;哲學主題的歷史轉換與哲學的當代性問題——試論馬克思哲學的“存在論”意義[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10 安東尼奧·內格里;趙偉;;尋找聯(lián)邦[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7)[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整理人 宋蒙;重塑當代性 促進文藝大繁榮[N];文藝報;2008年
2 文化部副部長 王文章;中國藝術的當代性建構[N];人民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劉茜;確立文藝的當代性[N];中國文化報;2008年
4 黃艷軍;英國畫廊:關注年輕的藝術家和藝術的當代性[N];中國文化報;2005年
5 劉效仁;從貴州又發(fā)毒奶粉案看行政糾錯的滯后性[N];經理日報;2004年
6 趙軍;當代電影必須要有當代性[N];中國電影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葉君 侯偉東;古典文學的當代性[N];社會科學報;2002年
8 ;創(chuàng)新:當代性與地域性[N];文藝報;2003年
9 劉文旋;馬克思思想的當代性[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10 孫紹振;歷史小說的當代性[N];文藝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呂立志;馬克思資本理論當代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2 蒯連會;對“觀念至上”的反思[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3 周志山;馬克思社會關系理論及其當代意義[D];復旦大學;2003年
4 陳暉;近現(xiàn)代法哲學的兩次轉型及其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的分析[D];復旦大學;2004年
5 王菊麗;結構與解構的悖論性對話[D];河南大學;2005年
6 徐志宏;馬克思科學觀初探[D];復旦大學;2005年
7 羅四,
本文編號:16074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jyglkx/160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