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開放存取中的版權問題
本文關鍵詞:科技期刊開放存取中的版權問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現(xiàn)代新技術的發(fā)展使開放存取成為一種比較理想的出版模式,成為國際和國內出版界關注的熱點,但版權問題成為其發(fā)展過程中的難題之一。該文通過對科技期刊開放存取和版權保護既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又相互對立的關系進行辯證分析,并提出了系列科技期刊開放存取版權管理措施,可為政府決策部門和立法機構提供參考,以使科技期刊開放存取事業(yè)在法制化的軌道上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
【關鍵詞】: 科技期刊 開放存取 版權保護
【分類號】:D923.41
【正文快照】: 現(xiàn)代新技術所帶來的影響大大降低了出版業(yè)的門檻,促使開放存取模式的出現(xiàn),開放存取的發(fā)展導致研究結果報道和使用方式的深刻變革,既給傳統(tǒng)出版模式帶來機遇,又提出了挑戰(zhàn)。期刊開放存取是當今國際和國內出版界關注的熱點[1],它對研究界、研究資助者、學術出版商以至對公眾都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黃建鄉(xiāng);馬偉平;于國藝;;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提高高校學報的影響力[J];編輯學報;2009年04期
2 涂曉華;;中外期刊出版管理比較[J];編輯學報;2010年04期
3 秦珂;;試論開放存取資源的版權保護[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年05期
4 王應寬;;促進中國科技文獻信息開放存取的法律與制度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年04期
5 王鳳產(chǎn);;期刊開放存取及其策略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9年02期
6 李秋之;;信息開放存取中的權益管理研究[J];情報科學;2008年12期
7 秦珂;;開放存取的版權政策及其構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年01期
8 潘菊英;郭玉強;;科技論文開放存取的版權管理模式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海群;王英;;開放存取期刊中的版權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0年02期
2 黃先蓉;林姿蓉;黃俊;;科技論文網(wǎng)絡發(fā)表的版權問題[J];出版科學;2010年02期
3 曾艷;圖書出版者權新探[J];重慶社會科學;2005年05期
4 成紅五;論市場競爭機制中專利效力范圍的界定[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5 劉春霖;;無主知識產(chǎn)權范疇的理論構造[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6 杜江涌;;遺產(chǎn)債務清償制度的解讀與重塑[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7 郭冬梅;;略論繼承法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8 陳旭;;論無形財產(chǎn)權的民法保護[J];法制與社會;2007年03期
9 陳慧娟;;論我國商標反淡化的立法缺陷[J];法制與社會;2008年35期
10 張耕;試論商業(yè)標志的智力成果屬性[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賴一郎;;OA模式出版對我國學術期刊的影響與啟示[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許俊強;目的港受領遲延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2 馬法超;體育相關無形財產(chǎn)權問題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3 王寒;我國地理標志初級農(nóng)產(chǎn)品發(fā)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4 孫運德;政府知識產(chǎn)權能力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興元;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2 聶凌;論商號的知識產(chǎn)權保護[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梁芳;我國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法保護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潘琳達;數(shù)字敦煌作品版權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5 崔衛(wèi)東;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的法律規(guī)制[D];復旦大學;2009年
6 肖競;商標搶注法律規(guī)制研究[D];貴州大學;2009年
7 劉丹;開放存取資源的保存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8 畢星波;計算機軟件知識產(chǎn)權保護模式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9 劉仰;限定繼承的比較分析與制度完善[D];吉林大學;2011年
10 江淵;中小型企業(yè)商標戰(zhàn)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春茹;Ei收錄科技期刊英文摘要語篇的體裁性要求[J];編輯學報;2005年01期
2 張莉;文獻檢索方式的發(fā)展與提高期刊影響力[J];編輯學報;2005年02期
3 葛趙青;趙大良;苗凌;;利用開放存取提高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的影響力[J];編輯學報;2006年02期
4 李若溪;黃穎;歐紅葉;游中勝;Fytton Rowland;;國際學術出版開放式訪問(OA):Ⅰ.實踐與前沿問題研究進展[J];編輯學報;2006年03期
5 程維紅;任勝利;;中國科技期刊開放存取出版現(xiàn)狀[J];編輯學報;2007年03期
6 石朝云;游蘇寧;楊文志;張建國;;出路在何方:中國科協(xié)赴荷蘭科技期刊考察團有感[J];編輯學報;2009年04期
7 錢國富,林麗;開放期刊(Open Journals)及其影響研究[J];圖書與情報;2005年01期
8 李祥洲;國外出版業(yè)宏觀管理體系探析[J];出版科學;2004年05期
9 楊毅,周迪,劉玉蘭;集團采購——購買電子資源的有效方式[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4年03期
10 秦珂;;試論開放存取資源的版權保護[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珂;;開放存取版權管理的特點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6年04期
2 鄒建華;數(shù)字出版與版權保護[J];中國傳媒科技;2005年07期
3 蘆獲秋;;實踐出真知 勤奮結碩果——簡評《版權保護縱橫談》[J];云南教育(視界時政版);2006年05期
4 郭登科;試談國際版權保護制度的發(fā)展前景[J];河北法學;1988年06期
5 ;中國版權保護信息網(wǎng)開通[J];新聞與寫作;2000年02期
6 闞濱;加強版權保護,迎接知識經(jīng)濟的到來[J];華東經(jīng)濟管理;1999年05期
7 ;中國版權保護信息網(wǎng)開通[J];新聞與寫作;2000年01期
8 馬敏峰;科技期刊中轉載與引用的著作權問題探析[J];科技與出版;2005年02期
9 陳光磊,冉榴紅;試談版權保護[J];法學天地;1994年04期
10 李光云;;守護人類共有的精神家園——簡評《版權保護縱橫談》[J];今日民族;2006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英;;科技期刊與版權保護[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2 朱正清;;科技期刊數(shù)字化的著作權問題[A];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01年會綜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3 鐘紫紅;;中美科技期刊著作權保護現(xiàn)狀比較[A];中國編輯研究(2004)[C];2004年
4 嚴國光;于衛(wèi);;對科技期刊著作權有關問題的思考[A];學報編輯論叢(第七集)[C];1998年
5 楊子明;;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工作中著作權問題探析[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6 朱正清;;科技期刊的整體著作權問題[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7 俞竹君;王智;伍烈堯;;關于一稿多投的法律思考[A];學報編輯論叢(第六集)[C];1996年
8 陳堅;;淺談科技期刊的著作權[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9 陳進元;;科技期刊著作權問題初探[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六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10 王月琴;;數(shù)字圖書館條件下著作權人的版權保護問題[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劉珊;中韓最新版權保護案例交流會在京舉行[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8年
2 武漢市版權局;運用版權保護推進動漫產(chǎn)業(yè)繁榮[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操秀英;版權保護,織就南通家紡市場“繁花似錦”[N];科技日報;2009年
4 記者 方圓;司法與行政并行是中國特色版權保護[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5 張志勇;文學界出版界共同探討作家版權保護[N];中國藝術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操秀英;3G時代,我國版權保護“屋漏又遭連陰雨”[N];科技日報;2009年
7 記者 陳冬;我市籌建版權服務中心[N];廈門日報;2010年
8 記者 趙子慧;徐莊軟件園爭創(chuàng)“全國版權保護示范園區(qū)”[N];南京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哈妮帕;兩岸版權保護 求同存異 相互借鑒[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10 勞倫斯·萊西格 本報記者 張晶 整理;被互聯(lián)網(wǎng)改變的版權生態(tài)[N];經(jīng)濟觀察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祖明;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版權保護與限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段維;網(wǎng)絡時代版權法律保護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梅;政治學視野中的中國版權保護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4 徐俊;版權侵權判定[D];復旦大學;2011年
5 朱慧;激勵與接入:版權制度的經(jīng)濟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6 王素玉;版權法的經(jīng)濟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7 孟祥娟;版權侵權認定與法律救濟[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黃匯;版權法上的公共領域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9 袁同成;量化考評制度與學術人的著作權慣習[D];上海大學;2010年
10 趙書波;美術作品作者財產(chǎn)權益保護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孝;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中的版權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何篤豐;論版權權利窮竭[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宋秀坤;論版權商業(yè)價值的評估[D];復旦大學;2011年
4 朱娜娜;數(shù)字圖書館版權授權模式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5 萬冬朝;電子書版權保護機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6 李吉萍;版權技術措施法律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7 郭慧琴;版權授權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8 鄧琳;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中的版權保護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9 劉紅菊;版權保護與信息資源共享的沖突與協(xié)調[D];河北大學;2007年
10 陶長洲;論版權技術措施濫用的法律規(guī)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科技期刊開放存取中的版權問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07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48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