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斑馬魚胚胎急性毒性測試預測食用油毒性可行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6-03 20:39
探討利用斑馬魚胚胎預測食用油毒性的可行性。用乙腈和正己烷聯(lián)合提取采自我國臺灣地區(qū)的7個不同品質的豬油樣本,并用甲醇溶解,然后用斑馬魚胚胎測試提取物的毒性,最后用非靶標高分辨率復合四極桿質譜儀偶聯(lián)超高液相色譜/質譜系統(tǒng)進一步分析低毒、中毒、高毒代表性樣本中的化學組成,結合ChemSpider、CT-link和Vega軟件分析預測有毒物質的結構和功能。結果表明,不同品質的豬油樣本毒性差異大,高毒性豬油的特征性質荷比信號相對應的化學成分為脂肪酸的氧化物,是樣本的潛在有毒成分。斑馬魚胚胎急性毒性測試可準確地預測豬油品質,該方法為評估食用油安全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樣本
1.1.2 主要試劑、儀器和軟件
1.2 實驗方法
1.2.1 樣品處理
1.2.2 魚胚胎急性毒性測試
1.2.3 化學成分分析
1.2.4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豬油的斑馬魚胚胎急性毒性
2.2 豬油中潛在有毒物質的分析
2.3 豬油中潛在有毒物質的鑒定
3 結 論
本文編號:3653450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樣本
1.1.2 主要試劑、儀器和軟件
1.2 實驗方法
1.2.1 樣品處理
1.2.2 魚胚胎急性毒性測試
1.2.3 化學成分分析
1.2.4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豬油的斑馬魚胚胎急性毒性
2.2 豬油中潛在有毒物質的分析
2.3 豬油中潛在有毒物質的鑒定
3 結 論
本文編號:36534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365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