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黑發(fā)酵豆乳飲料的研制
發(fā)布時間:2021-08-27 22:08
為了得到三黑發(fā)酵豆乳飲料的最佳工藝,首先研究了黑米和黑芝麻的最佳烘烤條件,然后以黑豆、烘烤后黑米、烘烤后黑芝麻為原料,采用了單因素實驗和正交試驗研究了研究了三黑發(fā)酵豆乳的最佳比例,并對其理化指標和蛋白質進行測定。結果表明,添加水800mL,黑豆60g、烘烤后黑米20g、烘烤后黑芝麻20g,發(fā)酵溫度為40℃,蔗糖40g,接種量(L.B∶S.T=1∶1)為6%,發(fā)酵時間6h為最佳工藝條件,此時蛋白質含量為3.55g/100g,pH值4.21,酸度為27°T,符合發(fā)酵豆乳飲料的要求,為三黑發(fā)酵豆乳飲料工業(yè)化提供科學的數(shù)據(jù)參考。
【文章來源】:飲料工業(yè). 2020,23(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黑豆添加量對豆?jié){品質的影響
由圖2可知,當烘烤后黑米的添加量達到20g時感官評分為最高,當烘烤后黑米添加量超過20g時其感官評分呈下降的趨勢,口感發(fā)生變化,味道變差,所以在烘烤后黑米添加量在20g時,在此比例下烘烤后黑米香味適中,香味濃郁,味道爽滑,所以烘烤后黑米的添加量在20g最為合適。2.3.3 烘烤后黑芝麻添加量的確定
以水添加量600m L、黑豆的添加量60g、烘烤后黑米的添加量20g為固定值,分別添加烘烤后黑芝麻5、10、15、20g,根據(jù)感官評分來確定烘烤后黑芝麻的最佳添加量。由圖3可知,烘烤后黑芝麻合適的添加量在20g時感官評分最高,當烘烤后黑芝麻添加量超過20g時感官評分開始下降,味道不爽口,狀態(tài)粘稠,所以當烘烤后黑芝麻添加量在20g時,在此比例下的烘烤后黑芝麻香味濃郁,粘稠適中,烘烤后黑芝麻的添加量在20g最為合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黑芝麻蛋糕配方優(yōu)化及質構特性研究[J]. 趙謝,甘巧,湯思憶,陳泗林,周航,范文教.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9(01)
[2]黑米蛋白的功能與結構性質[J]. 高柳,向琴,李佳釔,劉娟,陳嬋,車振明,劉平.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19(04)
[3]黑芝麻的營養(yǎng)成分及保健價值研究進展[J]. 封鏵,張錦麗,李向陽,唐曉珍,吳澎. 糧油食品科技. 2018(05)
[4]黑芝麻紅棗復合乳飲料加工工藝及其穩(wěn)定性的研究[J]. 支欣,李慧蕓,王銳,王惠嵐,袁康明,趙歡. 農產(chǎn)品加工. 2018(06)
[5]淺談黑米的營養(yǎng)成分與功效[J]. 劉燕,許梅花. 現(xiàn)代養(yǎng)生. 2016(10)
[6]五色食物養(yǎng)五臟[J]. 阿英. 河北林業(yè). 2013(03)
[7]五色食物調和五臟 有助滋補身體[J]. 佘桂爵.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 2011(09)
[8]中醫(yī)五色理論的應用[J]. 李利娜.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8(10)
[9]黑米、黑豆、黑芝麻中幾種微量元素含量的測定[J]. 王平,孫慧,張?zhí)m杰,關德峰.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0(01)
[10]黑米成分分析與功能利用[J]. 江友興,劉希貞,龍小黎,生吉萍. 農牧產(chǎn)品開發(fā). 1999(08)
碩士論文
[1]不同豆類營養(yǎng)成分及抗氧化組分研究[D]. 闞麗嬌.南昌大學 2017
[2]乳酸菌發(fā)酵酸豆乳的研究[D]. 劉可.天津科技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367184
【文章來源】:飲料工業(yè). 2020,23(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黑豆添加量對豆?jié){品質的影響
由圖2可知,當烘烤后黑米的添加量達到20g時感官評分為最高,當烘烤后黑米添加量超過20g時其感官評分呈下降的趨勢,口感發(fā)生變化,味道變差,所以在烘烤后黑米添加量在20g時,在此比例下烘烤后黑米香味適中,香味濃郁,味道爽滑,所以烘烤后黑米的添加量在20g最為合適。2.3.3 烘烤后黑芝麻添加量的確定
以水添加量600m L、黑豆的添加量60g、烘烤后黑米的添加量20g為固定值,分別添加烘烤后黑芝麻5、10、15、20g,根據(jù)感官評分來確定烘烤后黑芝麻的最佳添加量。由圖3可知,烘烤后黑芝麻合適的添加量在20g時感官評分最高,當烘烤后黑芝麻添加量超過20g時感官評分開始下降,味道不爽口,狀態(tài)粘稠,所以當烘烤后黑芝麻添加量在20g時,在此比例下的烘烤后黑芝麻香味濃郁,粘稠適中,烘烤后黑芝麻的添加量在20g最為合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黑芝麻蛋糕配方優(yōu)化及質構特性研究[J]. 趙謝,甘巧,湯思憶,陳泗林,周航,范文教.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9(01)
[2]黑米蛋白的功能與結構性質[J]. 高柳,向琴,李佳釔,劉娟,陳嬋,車振明,劉平.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19(04)
[3]黑芝麻的營養(yǎng)成分及保健價值研究進展[J]. 封鏵,張錦麗,李向陽,唐曉珍,吳澎. 糧油食品科技. 2018(05)
[4]黑芝麻紅棗復合乳飲料加工工藝及其穩(wěn)定性的研究[J]. 支欣,李慧蕓,王銳,王惠嵐,袁康明,趙歡. 農產(chǎn)品加工. 2018(06)
[5]淺談黑米的營養(yǎng)成分與功效[J]. 劉燕,許梅花. 現(xiàn)代養(yǎng)生. 2016(10)
[6]五色食物養(yǎng)五臟[J]. 阿英. 河北林業(yè). 2013(03)
[7]五色食物調和五臟 有助滋補身體[J]. 佘桂爵.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 2011(09)
[8]中醫(yī)五色理論的應用[J]. 李利娜.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8(10)
[9]黑米、黑豆、黑芝麻中幾種微量元素含量的測定[J]. 王平,孫慧,張?zhí)m杰,關德峰.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0(01)
[10]黑米成分分析與功能利用[J]. 江友興,劉希貞,龍小黎,生吉萍. 農牧產(chǎn)品開發(fā). 1999(08)
碩士論文
[1]不同豆類營養(yǎng)成分及抗氧化組分研究[D]. 闞麗嬌.南昌大學 2017
[2]乳酸菌發(fā)酵酸豆乳的研究[D]. 劉可.天津科技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3671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336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