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一只特立獨行的豬·賞析
時間:2010-09-17 22:01
【網(wǎng)絡評論摘抄】
這是一篇王小波的一篇文章大家看看吧 本來想寫他的小說 暫時沒精力就沒寫然后又看到了他的這篇文章 突發(fā)其想先轉過來給大家看看 。而我也想寫點什么。
“除了這只豬,還沒見過誰敢于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原故,我一直懷念這只特立獨行的豬。”
記得我的個性介紹是寫“一只特立獨行的豬“的,呵呵,其實我一直想做一只特立獨行的豬,不受設置,不受限制。趁自己還年輕氣盛,趁自己還沒泯滅叛逆的個性。
所以喜歡小波,向往“小波寫了真正美好的愛情和性,寫了他的人物如何地想要生活在一個可以創(chuàng)造發(fā)明,可以愛,可以探討人的一切自由的可能性的時代。”和“為了自我的存在,而愿意放棄一切”的精神。
但是那個時代很難來臨,而存在是否定的,虛偽是必不可少的。有時我們不想束縛,想掙脫它,卻發(fā)現(xiàn)一個枷鎖外又有另一個枷鎖,最深的枷鎖就在自己的心中。學習,名利,生活……這些都是網(wǎng),我們都無法掙脫,如果我們要掙脫是否要弄個魚死往破……
當我們年輕過了,叛逆過了,不再想做一只特立獨行的豬的時候,而我們是否對一成不變,沒有激情的生活感到疲憊呢?
每個人在每個時期都有其不同思想和苦惱,為著不同的東西掙扎著?傁胩用撘恍〇|西,卻又害怕失去這些東西,否定的存在,矛盾的自我。
就算是小波筆下王二,經(jīng)過了他的黃金時代后,瘋狂的愛過,追求過后,等他三十而立了,仍要為工作,職稱,家庭而感到苦惱和煩悶,而面對過去年輕時候的愛人和情感,想愛卻不敢愛,對于現(xiàn)在不喜歡的工作想反抗卻又不得不屈服。
我記得劉亮程也寫過一只不屈服的通人性的驢跟這只特立獨行的豬差不多,怎么作家都喜歡借動物抒情了,呵呵。
而我們來看看劉寫的狗的一輩子吧:“一條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厲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解人意了均不行?傊,稍一馬虎便會被人□了肉剝了皮。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時候卻連自己都看守不住。
活到一把子年紀,狗命便相對安全了,倒不是狗活出了什么經(jīng)驗。盡管一條老狗的見識,肯定會讓一個走遍天下的人吃驚。狗卻不會像人,年輕時咬出點名氣,老了便可坐享其成。狗一老,再無人謀它脫毛的皮,更無人敢問津它多病的肉體,這時的狗很像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世界已拿它沒有辦法,只好撒手,交給時間和命。“
如果我們有足夠勇氣就做“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如果不行我們就用就讓時間來沖刷出我們寬容的心態(tài)看著繁復的世界,如那只交給時間和命的狗吧。
【本帖摘自 啞石 編輯】
【網(wǎng)絡評論摘抄】
這篇雜文以作者文革時期下鄉(xiāng)插隊時的一個故事為敘述主體,故事主角“豬”是中國散文中非常罕見的表現(xiàn)對象,這個對象的選擇其實也說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種特 立獨行的因素。在作者看來人和豬一樣,也是只求自由的本性,“它們會自由自在地閑逛,饑則食渴則飲,春天來臨時還要談談愛情”,無疑,豬所處的這種自然狀 態(tài),正如人所追求的自由生活一樣,是一種自然的要求和生活方式。但是這種自然的規(guī)則在人面前被打破了,人來了以后,給它們的生活做了一些安排,每一口豬的 生活都有了主題:長肉。它們所有的生活細節(jié)都進入了模式化和程序化之中。
對于這種生活,除了接受,豬似乎沒有別的出路。但是追求自由同樣也是豬的本性,它總要通過各種方式長出了。在一般的印象中,豬應該是屬于溫順的動物,然而 即使這種沒有抵抗性的動物,在外面的環(huán)境無比惡劣的時候,依然會有一種特立獨行的異類,以自己的方式來證明,追求自由的精神永遠不會泯滅。在作者筆下,這 只豬因為擺脫了豬的普遍命運,具有自然,野性的特征,成為反抗壓制、追求自由的象征。
雜文巧妙地通過兩組對比來表現(xiàn)主題,第一組是豬和人的對比,大多數(shù)人和大多數(shù)豬一樣,生活在處于被安排的境地中,對于這種安排他們處置泰然,這不僅是文 革,也是任何時期都普遍存在的生活“常態(tài)”;但是在任何時候,也都存在對于這種“常態(tài)”生活的堅韌反抗,這只特立獨行的豬就是以它的行為嘲笑并擺脫了人類 的設置,對比之下,雜文中的我在豬被圍剿時,卻只能因為“不敢對抗領導”而處于“內心的矛盾”之中,顯示了人的反抗意志多么無力。
第二組對比在“生活種種設置”和“自由的生活和存在”之間,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指出了“對生活做種種設置是人特有的品性”這個殘酷的事實,在大多數(shù)的時 候,它的能量遠遠超出了人對于自由追求,它無所不在,把人控制在一種生活和精神被奴役的狀態(tài),在這個張力場中,人要么參與設置別人的生活,要么對于生活被 設置安之若素,剩下的唯一一種選擇—反抗這種設置,,回到個體的自由—是充滿艱險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前面兩種選擇實在太過平常,因為我們已經(jīng)一敢于設置別 人生活或者被別人設置,我們甚至已經(jīng)忘記了去思考我們的這種存在是否合理,這也許是人的最大悲哀。
人處于不能自我把握的生活中而不自知,《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啟發(fā)中,正是我們的這種迷失。
摘抄自《大學語文》
【王小波·一只特立獨行的豬·賞析】相關文章
本文編號:277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ajx/27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