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批核聚變專項標準送審稿審查會順利召開
本文關鍵詞:我國首批核聚變專項標準送審稿審查會順利召開
更多相關文章: 聚變能源 標準審查會 標準送審稿 臨界電流 熱軋鋼板 管理體系要求 鍍鉻工藝 磁約束聚變 三錫 支撐系統(tǒng)
【摘要】:正2016年10月10日至12日,由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zhí)行中心(以下簡稱核聚變中心)主辦,核工業(yè)標準化研究所承辦的核聚變專項標準審查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會議對《ITER用鈮三錫超導線直流臨界電流測試方法》《磁約束聚變堆支撐系統(tǒng)用316LN不銹鋼熱軋鋼板》《ITER用超導股線及銅線連續(xù)電鍍鉻工藝》和《ITER項目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等13項核聚變專項標準的送審稿進行審查。來自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zhí)行中心、
【作者單位】: 核工業(yè)標準化研究所;
【關鍵詞】: 聚變能源;標準審查會;標準送審稿;臨界電流;熱軋鋼板;管理體系要求;鍍鉻工藝;磁約束聚變;三錫;支撐系統(tǒng);
【分類號】:F203;F426.23
【正文快照】: 2016年10月10日至12日,由中國灥核聚變能源計劃執(zhí)行中心(以下簡稱核聚變中心)主辦,核工業(yè)標準化研究所承辦的核聚變專項標準審查會在北京翻召開。會i義對《畫雕三錫超導線直流臨界電流測試方法》《磁約棘灥支撐系統(tǒng)用3乻不銹鋼熱軋鋼板》《kw用超導股線及銅線連續(xù)電鍵鉻工藝》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靜;;聚變能源迎來研究熱潮[J];科學新聞;2011年09期
2 翔雨;;“人造太陽”,永續(xù)能源不是夢[J];環(huán)境;2014年03期
3 彭先覺;華欣生;;快Z-箍縮——有前景的聚變能源新途徑[J];中國工程科學;2008年01期
4 Giovanni Verlini;;聚變研究時間表[J];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2008年02期
5 於海武;徐美健;段文濤;隋展;;慣性聚變能源激光驅動器研究進展[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6年09期
6 雷奕安;;聚變發(fā)電還有多遠?[J];大學物理;2012年07期
7 姜鑫;;ITER標準化研討會在珠海召開[J];核標準計量與質量;2011年03期
8 陸全康;;聚變能源、高技術與等離子體物理[J];科學;1995年04期
9 潘傳紅;;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TER)計劃與未來核聚變能源[J];物理;2010年06期
10 徐娜;;隱藏在松林中的人造太陽[J];知識就是力量;2007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永康;馬季敏;李潤東;鄧勇軍;郭海兵;;聚變-裂變混合核能源的發(fā)展[A];第二屆全國核技術及應用研究學術研討會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潘傳紅;;ITER計劃與未來核聚變能源[A];第七屆中國核學會“三核”論壇中國放射醫(yī)學教育五十年暨中國毒理學會放射毒理委員會第八次全國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陳曉軍;;產(chǎn)氚鋰陶瓷微球[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9年版)[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齊芳;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zhí)行中心成立[N];光明日報;2008年
2 記者 韓霽;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zhí)行中心在京成立[N];經(jīng)濟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朱廣菁;人類獲取核聚變能源需跨幾道坎[N];大眾科技報;2008年
4 記者 楊文利;我國成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zhí)行中心[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8年
5 通訊員 爾實 記者 桂運安;大力培養(yǎng)核聚變能源人才[N];安徽日報;2011年
6 楊保國 記者 吳長鋒;中外展開先進核聚變能源研究合作[N];科技日報;2012年
7 楊保國 吳長鋒;先進核聚變能源研究國際合作展開[N];中國能源報;2012年
8 記者 韓士德 陳磊;ITER組織第六屆理事會在中國召開[N];科技日報;2010年
9 記者 劉垠;ITER組織理事會首次在華召開[N];大眾科技報;2010年
10 記者 桂運安;科大聯(lián)手世界著名機構研究核聚變能[N];安徽日報;2012年
,本文編號:9329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dxzy/932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