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刺繡館館藏婚禮服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3 22:30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刺繡館館藏婚禮服裝蘊含著豐富的傳統(tǒng)服飾文化,本文從款式結構、工藝、圖案紋樣等方面研究目前所界定出的兩件婚禮服裝,并將兩件婚禮服的設計元素進行對比研究與創(chuàng)新應用思考。
【文章來源】:西部皮革. 2020,42(17)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漢族婚禮服上衣
圖1 漢族婚禮服上衣裙身的主要裝飾圖案位于裙身的前外裙門與后外裙門處,在衣裙的兩脅以及后外裙門與后內裙門處裝飾有少量圖案。前外裙門與前內裙門的裝飾圖案為海水江崖紋、鶴紋、麥穗紋以及花卉紋樣的組合圖案,衣裙的兩脅部位以及后內裙門與后外裙門裝飾有花卉紋樣,裙下擺處裝飾有海水江崖紋,這些裝飾紋樣蘊含著富貴長壽等美好寓意,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裝飾紋樣所采用的制作方法主要為傳統(tǒng)的平繡工藝,各種圖案紋樣的不同層次與不同色彩在平繡工藝的處理下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來。例如海水江崖紋與牡丹花紋的的繡制,不同色彩的繡線通過合理的搭配將海水紋樣的色彩與牡丹花的花朵色彩過渡地自然,表現地形象生動。
傳說苗族人民將蝴蝶視為萬物之祖,蝴蝶紋樣在黔東南地區(qū)的苗族服飾紋樣中占有著重要地位。此件婚禮服中的蝴蝶紋樣共表現有四種形態(tài)。第一種形態(tài)位于衣服背面的下擺處,蝴蝶紋與花紋相結合,通過挑花十字繡工藝表現出來。所繡制出的蝴蝶與花朵層次豐富,圖案工整,一只蝴蝶與兩支花朵組成一個單位紋樣,在下擺處形成二方連續(xù)圖案紋樣。第二種形態(tài)位于衣服的正面胸部,蝴蝶紋樣通過平繡與鎖繡兩種工藝表現出來,閉口鎖繡將蝴蝶頭頂的觸角表現的生動形象,蝴蝶身上的斑紋通過不同色彩的繡線形象的體現出來。第三種形態(tài)位于衣服的裝飾邊框內,與花卉紋樣交叉排列,通過平繡工藝表現出來,猶如蝴蝶花中飛舞。第四種形態(tài)位于衣服的后背,以平繡工藝繡制,蝴蝶翅膀的下端做了裝飾點綴,與第二種形態(tài)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第四種形態(tài)的蝴蝶翅膀較窄,裝飾感更強。鳥紋在苗族服飾中也是應用較多的一種傳統(tǒng)紋樣。此件苗族服裝中的鳥紋共有兩種形態(tài)。第一種形態(tài)位于衣服的后背處,以多種色彩繡線為材料,通過平繡工藝以“面”的形式表現出來。第二種形態(tài)位于衣服的袖子處,通過鎖繡工藝以“線”的形式表現出來,兩種形態(tài)的鳥紋各具特點且形象生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牡丹元素在女禮鞋裝飾設計中的應用[J]. 辛東升. 皮革科學與工程. 2019(01)
[2]貴州苗族鎖繡工藝及應用探究[J]. 莊慧敏,王群山. 設計. 2018(02)
碩士論文
[1]晚清民初馬面裙的制作工藝研究[D]. 丁奕涵.北京服裝學院 2013
[2]齊魯地區(qū)近代民間女子嫁衣研究與復原[D]. 任芳.中原工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567097
【文章來源】:西部皮革. 2020,42(17)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漢族婚禮服上衣
圖1 漢族婚禮服上衣裙身的主要裝飾圖案位于裙身的前外裙門與后外裙門處,在衣裙的兩脅以及后外裙門與后內裙門處裝飾有少量圖案。前外裙門與前內裙門的裝飾圖案為海水江崖紋、鶴紋、麥穗紋以及花卉紋樣的組合圖案,衣裙的兩脅部位以及后內裙門與后外裙門裝飾有花卉紋樣,裙下擺處裝飾有海水江崖紋,這些裝飾紋樣蘊含著富貴長壽等美好寓意,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裝飾紋樣所采用的制作方法主要為傳統(tǒng)的平繡工藝,各種圖案紋樣的不同層次與不同色彩在平繡工藝的處理下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來。例如海水江崖紋與牡丹花紋的的繡制,不同色彩的繡線通過合理的搭配將海水紋樣的色彩與牡丹花的花朵色彩過渡地自然,表現地形象生動。
傳說苗族人民將蝴蝶視為萬物之祖,蝴蝶紋樣在黔東南地區(qū)的苗族服飾紋樣中占有著重要地位。此件婚禮服中的蝴蝶紋樣共表現有四種形態(tài)。第一種形態(tài)位于衣服背面的下擺處,蝴蝶紋與花紋相結合,通過挑花十字繡工藝表現出來。所繡制出的蝴蝶與花朵層次豐富,圖案工整,一只蝴蝶與兩支花朵組成一個單位紋樣,在下擺處形成二方連續(xù)圖案紋樣。第二種形態(tài)位于衣服的正面胸部,蝴蝶紋樣通過平繡與鎖繡兩種工藝表現出來,閉口鎖繡將蝴蝶頭頂的觸角表現的生動形象,蝴蝶身上的斑紋通過不同色彩的繡線形象的體現出來。第三種形態(tài)位于衣服的裝飾邊框內,與花卉紋樣交叉排列,通過平繡工藝表現出來,猶如蝴蝶花中飛舞。第四種形態(tài)位于衣服的后背,以平繡工藝繡制,蝴蝶翅膀的下端做了裝飾點綴,與第二種形態(tài)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第四種形態(tài)的蝴蝶翅膀較窄,裝飾感更強。鳥紋在苗族服飾中也是應用較多的一種傳統(tǒng)紋樣。此件苗族服裝中的鳥紋共有兩種形態(tài)。第一種形態(tài)位于衣服的后背處,以多種色彩繡線為材料,通過平繡工藝以“面”的形式表現出來。第二種形態(tài)位于衣服的袖子處,通過鎖繡工藝以“線”的形式表現出來,兩種形態(tài)的鳥紋各具特點且形象生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牡丹元素在女禮鞋裝飾設計中的應用[J]. 辛東升. 皮革科學與工程. 2019(01)
[2]貴州苗族鎖繡工藝及應用探究[J]. 莊慧敏,王群山. 設計. 2018(02)
碩士論文
[1]晚清民初馬面裙的制作工藝研究[D]. 丁奕涵.北京服裝學院 2013
[2]齊魯地區(qū)近代民間女子嫁衣研究與復原[D]. 任芳.中原工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5670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csscizb/35670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