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消費的地區(qū)碳排放效應分析Impact of Shanghai Tourism on Regional Carbo
上海旅游消費的地區(qū)碳排放效應分析Impact of Shanghai Tourism on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s
摘要:文章以《TSA2008》對旅游的界定為依據,核算上海旅游消費。以分析上海旅游消費的碳排放傳導途徑為目的,構建了上海-全國碳排放投入產出表,,結合上海旅游特征產業(yè)最終消費數據,分析了上海旅游消費對上海及全國的碳排放影響。分析結果表明旅游特征產業(yè)的碳排放主要來源于交通運輸業(yè)和住宿業(yè);按游客類型分碳排放主要來自外省市過夜游、國內商務游和入境過夜游。上海旅游消費在帶動全國其他地區(qū)經濟的同時,也引起了全國其他地區(qū)的碳排放,且其他地區(qū)的單位增加值的碳排放量要明顯大于上海。
關鍵詞:碳排放;旅游消費;投入產出分析
Abstract: We account the Shanghai 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defined in the 2008TSA. For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footprint, we construct the Shanghai-other parts of China carbon emissions input-output table, integrated with Shanghai tourism consumption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Shanghai tourism consumptions on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s. The result shows that carbon emissions mainly come from transportation and accommodation; With regard to visitor type, the carbon emissions mainly come from domestic overnight visitors and domestic business tourists and foreign overnight tourists. Shanghai tourism consumption contribute to economy of other parts of China, and also contribute to carbon emissions of other parts of China. Furthermore, per unit added value carbon emissions of other parts of China is far than Shanghai per unit added value carbon emissions.
2009年11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關于加快發(fā)展旅游業(yè)的意見》,《意見》將旅游業(yè)從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yè)”提升為國民經濟“戰(zhàn)略性支柱產業(yè)”。 對處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著力建設“四個中心”、大力發(fā)展現(xiàn)代服務業(yè)、成功舉辦了世界博覽會的上海,旅游業(yè)必將進入了一個值得期待的發(fā)展時期。
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旅游業(yè)為綠色產業(yè),能耗小,污染低。所以,相關研究大多集中旅游業(yè)對經濟增長和就業(yè)的影響,很少涉及它的碳排放。如依紹華(2005)、李華初和李永杰(2007)就旅游業(yè)對國民經濟貢獻及就業(yè)效應進行了測算,張晨(2009)分析了上海入境旅游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但是,對于一個國民經濟系統(tǒng)來說,一個產業(yè)不僅僅是自身排放二氧化碳,它也通過中間消耗帶動其他產業(yè)部門的碳排放。例如住宿業(yè)和餐飲業(yè),對水、電及燃氣的需求;交通業(yè)對石油、汽油及燃料的使用都會導致二氧化碳排放。所以,旅游業(yè)的碳排放效應就不能輕易的忽略。為了達到既發(fā)展上海旅游業(yè),又減少其負面影響,真正做到綠色旅游,我們就要對上海旅游業(yè)的碳排放效應有所了解。其中,各類游客的碳排放效應和各種旅游特征產品的碳排放效應的信息尤其重要。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上海作為一個小的開放經濟體,其旅游產業(yè)與我國其他地區(qū)的經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從而對其他地區(qū)的碳排放也存在著影響。
遺憾的是我國目前的旅游統(tǒng)計制度還不完善,旅游基礎數據不能真實反映旅游業(yè)的狀況。主要問題:一方面存在于缺乏對旅游及相關概念的標準性界定,另一方面是對旅游產業(yè)的劃分不準確。為解決這些問題,本文以目前旅游統(tǒng)計的國際標準規(guī)范《旅游附屬賬戶:建議的方法框架2008》(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Recommende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以下簡稱08TSA)為理論依據,界定旅游及其相關概念,并且按此標準將游客分為入境一日游、入境過夜游、本市一日游、外省市一日游、外省市過夜游及國內商務游六類。另外,根據《TSA2008》和我國旅游業(yè)的現(xiàn)實情況,制定旅游特征產業(yè)清單。
鑒于以上原因,本文以《TSA2008》對旅游的界定核算上海旅游消費,利用2007年上海投入產出表和2007年中國投入產出表構建上海-中國其他地區(qū)的碳排放投入產出模型,以此分析上海旅游消費對上海地區(qū)及全國地區(qū)碳排放的影響。文章下面的安排為,第2部分介紹上海-中國其他地區(qū)碳排放投入產出表的構建,第3部分為上海旅游消費的碳排放效應分析,最后是文章的結論。
二、上海-中國其他地區(qū)碳排放投入產出表的構建
三、上海旅游消費的碳排放效應
上海旅游消費的碳排放主要來源于交通運輸業(yè)和住宿業(yè),這種分布倒是有利于減排的集中治理。從游客類型看,碳排放主要來自外省市過夜游、國內商務游和入境過夜游,其中入境過夜游的碳排放主要集中于交通運輸業(yè),而其他兩類游客的碳排放產業(yè)分布較為分散,除了交通運輸業(yè)和住宿業(yè),餐飲業(yè)、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yè)和批發(fā)零售業(yè)的減排工作都應得到重視。上海旅游業(yè)不僅帶動了上海的經濟,也帶動了全國其他地區(qū)的經濟。但是,同時也導致了其他地區(qū)的碳排放的增加,且全國其他地區(qū)的單位增加值的碳排放要明顯大于上海的。這說明了上海的產業(yè)結構相對于全國其他地區(qū)的偏于清潔型產業(yè),同時說明只對上海產業(yè)結構進行調整,并不能真正的減少碳排放,只能使碳排放發(fā)生地區(qū)轉移。只有從技術的進步、清潔能源的使用,及引導消費結構的轉變等方面著手,才能達到真正減排的目的。
[2] Ronald E. Miller and Peter D. Blair: 《Input-output Analysis》[M],407p-408p,2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3]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volume Ⅱ[ EBPOL ] . Japan: 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2008[2008207220].
[4] 依紹華.旅游業(yè)的就業(yè)效應分析[J].財貿經濟,2005(5):89-91.
[5] 張華初,李永杰.中國旅游產業(yè)的關聯(lián)分析[J].旅游學刊,2007(4):15-19.
[6] 劉迎華,朱.中國旅游業(yè)綜合影響評述[J].思想戰(zhàn)線,2004(6):130-138.
[7] 黃敏,蔣琴兒. 外貿中隱含碳的計算及其變化的因素分解[J]. 上海經濟研究, 2010 (3): 68~76.
[8] 李艷梅,張雷,程曉凌. 中國碳排放變化的因素分解與減排途徑分析[J]. 資源科學, 2010 32(2): 218~222.
[9] 李云齊,商凱. 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因素分析與碳稅減排政策設計[J]. 財政研究, 2009 (10): 41~44.
[10] 張仁健,王明星等. 中國二氧化碳排放源現(xiàn)狀分析[J]. 氣候與環(huán)境研.2001(9):321~327.
[11]葉震;陔S機投入產出模型對co_2排放系數的估計[J].資源科學。2011(5):851-855.
本文編號:444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caipu/4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