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明清律“有盜有奸”的強盜及其現(xiàn)代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7-01-05 08:30
Keyword: Analysis; Pirates have rape; revelation
一、明清律關(guān)于強盜犯罪的立法
明律規(guī)定:“凡強盜己行,而不得財者,皆杖一百,流三千里。但得財者,不分首從,皆斬。若以藥迷人圖財者,罪同。若竊盜臨時有拒捕,及殺傷人者,皆斬。因盜而奸者,罪亦如之。共盜之人不曾助力,不知拒捕、殺傷人及奸情者,止依竊論。其竊盜,事主知覺,棄財逃走,事主追逐,因而拒捕者,自依罪人拒捕律科斷”。清律繼承明律,規(guī)定完全相同。
明清律文中的“因盜而奸者,罪亦如之”的內(nèi)容表明,“因盜而奸”的行為構(gòu)成強盜,如是共盜犯罪之中“不曾助力,不知奸情”之人,則只是構(gòu)成竊盜。
對于這一立法的來源,薛允升在《唐明律合編》中對唐明律進(jìn)行比較時指出:“唐律不言因盜而奸,而因竊盜過失殺傷人者,至死加役流。明律言奸罪而不言過失殺罪,彼此亦不相同”。 說明唐律中尚無“因盜而奸”的內(nèi)容。元代時開始有“因盜行奸,同強盜傷人,斷處死” 的立法,,明清對于“因盜而奸”在強盜條中明確規(guī)定:“……若竊盜臨時有拒捕,及殺傷人者,皆斬。因盜而奸者,罪亦如之”, 由此可見明清律的“因盜而奸”始于元代的“因盜行奸”,并據(jù)此改造而來。
根據(jù)明清律整個強盜條的律文規(guī)定,我們可以從中析出涉及“有奸有盜” 情況下的“以奸行盜”和“因盜而奸”兩種類型。
二、“以奸行盜”三、“因盜而奸”四、明清立法的現(xiàn)代啟示
本文編號:2347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caipu/2347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