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脂痔寧膏對出凝血時間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6-11-05 07:51
蟒脂痔寧膏對出凝血時間的影響
關鍵詞:蟒脂痔寧膏;出血時間;凝血時間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過程中主要選取哈藥集團生產的蟒脂痔寧膏、槐角丸作為實驗藥物;選取50只小鼠作為實驗樣本,其中雌性25只、雄性25只。小鼠經相關單位檢驗均符合實驗要求,體重均在18~22g之間,平均體重20.18g。1.2 方法
1.2.1 給藥設置
實驗過程中將選取的50只小鼠隨機分為5組,每組各10只。將第1組作為對照組,2~5組作為用藥組,分別給予一定劑量的槐角丸和高、中、低劑量的蟒脂痔寧膏,1次/d,連續(xù)7d,其具體給藥狀況見表1。
表1 不同組別小鼠的給藥狀況
組別 小鼠數目(只) 用藥名稱 用藥量(g/Kg)
1 10 — —
2 10 槐角丸 4.68
3 10 蟒脂痔寧膏 0.78
4 10 蟒脂痔寧膏 0.39
5 10 蟒脂痔寧膏 0.19
1.2.2 出血時間觀察
最后一次給藥后將每只小鼠尾部尖端3mm處折斷,小鼠尾部尖端出血時計時,使用濾紙對小鼠出血部位進行吸附,每隔30s操作一次,直至無血流出,記錄出血時間。
1.2.3 凝血時間觀察
最后一次給藥后使用毛細玻璃管插入小鼠眼內眥球后靜脈叢,,出血后計時,每隔30s觀察是否出毛細玻璃管中是否出現凝血死,記錄凝血時間。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4.0對收集的數據進行處理,通過x±s對各項數據進行表示,使用t對數據進行檢驗。當數據差異P<0.05,兩組指標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痔瘡是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因素,已經成為新時期人們關注的焦點。該疾病主要是由于靜脈微循環(huán)障礙導致,造成肛部炎癥、出血、感染等。在對其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人員要把握好抗炎、止血、鎮(zhèn)痛等工作,對藥物進行合理選取,在藥物基礎上提升止血效益,這樣才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蟒脂痔寧膏主要由蟒脂、蜂蠟、冰片、硼砂等藥材制成,能夠在正常生命活動中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狀態(tài),增加血流量,與其抗炎作用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還能夠在外傷發(fā)生后抑制外源性刺激所致局部組織液滲出、腫脹,促進血小板聚集,減少流血量,縮短體外凝血,實現微循環(huán)的平衡,從而達到雙向調節(jié)。本次治療的過程中主要對蟒脂痔寧膏對出凝血的抑制效果進行研究,通過設置高、中、低三組劑量對蟒脂痔寧膏的抑制效果進行觀察。研究結果顯示,高劑量蟒脂痔寧膏組出凝血時間為133.4±38.1s和127.5±42.6s;中劑量蟒脂痔寧膏組出凝血時間為161.5±39.5s和185.4±68.7s;低劑量蟒脂痔寧膏組出凝血時間為187.6±40.8s和216.8±60.3s,劑量越高,蟒脂痔寧膏的凝血效果越好,其數據差異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除此之外,本次研究的過程中筆者還發(fā)現:蟒脂痔寧膏和槐角丸均對出凝血時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同劑量蟒脂痔寧膏抑制效果更好,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研究數據顯示:高劑量蟒脂痔寧膏組的出凝血時間(133.4±38.1s和127.5±42.6s;)與4.68g/Kg槐角丸組的出凝血時間(114.2±18.7s和101.6±31.2s)差異不大(P>0.05),由此觀之,同劑量的蟒脂痔寧膏出凝血抑制效果明顯好于槐角丸。
因此,臨床痔瘡治療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適當選取蟒脂痔寧膏作為治療藥物,在傳統(tǒng)治療基礎上通過蟒脂痔寧膏實現痔瘡出凝血控制,實施相應臨床護理,對藥物治療效果進行提升,從而全面縮短治療周期,使患者早日康復。
本文編號:1648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caipu/16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