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英語+學術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以菏澤學院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0-23 17:27
借鑒國內(nèi)外混合式教學的相關理論與成果,根據(jù)菏澤學院大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提出構建"EGP(通用英語)+EAP(學術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從理論基礎、實施、優(yōu)勢等方面對其進行探討;旌鲜浇虒W模式優(yōu)勢主要有:有效解決兩個不平衡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停課不停學"提供有益借鑒等三個方面;旌鲜浇虒W模式的實施是一個復雜、系統(tǒng)的過程,只有將"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有機結合,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文章來源】:菏澤學院學報. 2020,42(04)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EGP+EAP”混合式模式教學模型
“EGP+EAP”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需要一系列復雜但又系統(tǒng)的過程,如圖2所示。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策略、教學過程和教學技術的設計,以確定好學習內(nèi)容為前提,而學習內(nèi)容的確定則要以教學目標、學生特點為依據(jù)。根據(jù)教學目標、學生特點和學習內(nèi)容來設計教學策略,之后進行過程設計,教學過程又分線上和線下兩種情況,用到的教學技術也不同。線下教學是傳統(tǒng)的技術,包括使用黑板、粉筆、多媒體教學設備等。而線上學習則需要更多的必備要素,包括良好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豐富且合適的網(wǎng)絡教學資源、適用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還有一個重要的要素二者都需要,那就是具有一定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教師。學生自主學習,不是自習,必須有教師的主導作用,需實時監(jiān)測、統(tǒng)計學生的學習情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施效果如何,需要看教學評價,根據(jù)教學評價和反饋來修正學習內(nèi)容或教學設計。四、“EGP+EAP”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以中國特色的教育信息化體現(xiàn)文化自信[J]. 何克抗. 中國遠程教育. 2018(09)
[2]“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與策略探析[J]. 徐來永.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7(02)
[3]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J]. 楊芳,魏興,張文霞. 外語電化教學. 2017(01)
[4]混合式教學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研究[J]. 楊金鳳. 才智. 2017(02)
[5]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以一項校本研究為例[J]. 張宜,高見.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5(18)
[6]構建“產(chǎn)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 文秋芳.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5(04)
[7]大學英語教學中通用英語與專用英語之爭:問題與對策[J]. 文秋芳.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4(01)
[8]試論自主學習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定位[J]. 陳冬純. 外語界. 2006(03)
[9]關于“中心”的辨析——兼談“基于計算機和課堂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中的“學生中心論”[J]. 陳堅林. 外語電化教學. 2005(05)
[10]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下)[J]. 何克抗. 電化教育研究. 2004(04)
本文編號:3453593
【文章來源】:菏澤學院學報. 2020,42(04)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EGP+EAP”混合式模式教學模型
“EGP+EAP”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需要一系列復雜但又系統(tǒng)的過程,如圖2所示。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策略、教學過程和教學技術的設計,以確定好學習內(nèi)容為前提,而學習內(nèi)容的確定則要以教學目標、學生特點為依據(jù)。根據(jù)教學目標、學生特點和學習內(nèi)容來設計教學策略,之后進行過程設計,教學過程又分線上和線下兩種情況,用到的教學技術也不同。線下教學是傳統(tǒng)的技術,包括使用黑板、粉筆、多媒體教學設備等。而線上學習則需要更多的必備要素,包括良好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豐富且合適的網(wǎng)絡教學資源、適用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還有一個重要的要素二者都需要,那就是具有一定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教師。學生自主學習,不是自習,必須有教師的主導作用,需實時監(jiān)測、統(tǒng)計學生的學習情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施效果如何,需要看教學評價,根據(jù)教學評價和反饋來修正學習內(nèi)容或教學設計。四、“EGP+EAP”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以中國特色的教育信息化體現(xiàn)文化自信[J]. 何克抗. 中國遠程教育. 2018(09)
[2]“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與策略探析[J]. 徐來永.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7(02)
[3]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J]. 楊芳,魏興,張文霞. 外語電化教學. 2017(01)
[4]混合式教學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研究[J]. 楊金鳳. 才智. 2017(02)
[5]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以一項校本研究為例[J]. 張宜,高見.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5(18)
[6]構建“產(chǎn)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 文秋芳.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5(04)
[7]大學英語教學中通用英語與專用英語之爭:問題與對策[J]. 文秋芳.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4(01)
[8]試論自主學習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定位[J]. 陳冬純. 外語界. 2006(03)
[9]關于“中心”的辨析——兼談“基于計算機和課堂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中的“學生中心論”[J]. 陳堅林. 外語電化教學. 2005(05)
[10]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下)[J]. 何克抗. 電化教育研究. 2004(04)
本文編號:34535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345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