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學視閾下中國文化關鍵詞的翻譯與傳播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6 04:33
中國文化關鍵詞的翻譯與傳播研究是當今一個重要議題。不同于傳統(tǒng)翻譯研究范式執(zhí)著于對等的追尋,文章從變異學理論出發(fā),探討中國文化關鍵詞翻譯與傳播過程中的"異",包括語言變異、文化變異、變異理據(jù)等,指出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與對話的時代語境下,中國文化關鍵詞在翻譯與傳播過程中必然經歷變異過程,才能逐漸被異質文化讀者接受。
【文章來源】:浙江萬里學院學報. 2020,33(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比較文學變異學與翻譯傳播研究
2 文化關鍵詞翻譯與傳播中的變異學解讀
2.1 文化關鍵詞翻譯傳播中的語言變異
2.2 文化關鍵詞翻譯傳播中的文化變異
3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曹順慶:翻譯的變異與世界文學的形成[J]. 曹順慶.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8(01)
[2]文化關鍵詞翻譯研究[J]. 楊仕章.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6(01)
[3]儒家“君子”概念英譯淺析——以理雅各、韋利英譯《論語》為例[J]. 韓星,韓秋宇. 外語學刊. 2016(01)
[4]《論語》在法國的譯介歷程與闡釋[J]. 周新凱. 中國翻譯. 2015(06)
[5]變譯理論與翻譯改寫論的異同[J]. 焦鵬帥. 外語學刊. 2014(01)
[6]孔子界定“君子人格”與“小人人格”的十三條標準[J]. 汪鳳炎,鄭紅. 道德與文明. 2008(04)
[7]論漢典籍哲學形態(tài)身份標識的跨文化傳輸[J]. 包通法. 外語學刊. 2008(02)
[8]道與邏各斯:中西文化與文論分道揚鑣的起點[J]. 曹順慶. 文藝研究. 1997(06)
本文編號:3100957
【文章來源】:浙江萬里學院學報. 2020,33(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比較文學變異學與翻譯傳播研究
2 文化關鍵詞翻譯與傳播中的變異學解讀
2.1 文化關鍵詞翻譯傳播中的語言變異
2.2 文化關鍵詞翻譯傳播中的文化變異
3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曹順慶:翻譯的變異與世界文學的形成[J]. 曹順慶.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8(01)
[2]文化關鍵詞翻譯研究[J]. 楊仕章.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6(01)
[3]儒家“君子”概念英譯淺析——以理雅各、韋利英譯《論語》為例[J]. 韓星,韓秋宇. 外語學刊. 2016(01)
[4]《論語》在法國的譯介歷程與闡釋[J]. 周新凱. 中國翻譯. 2015(06)
[5]變譯理論與翻譯改寫論的異同[J]. 焦鵬帥. 外語學刊. 2014(01)
[6]孔子界定“君子人格”與“小人人格”的十三條標準[J]. 汪鳳炎,鄭紅. 道德與文明. 2008(04)
[7]論漢典籍哲學形態(tài)身份標識的跨文化傳輸[J]. 包通法. 外語學刊. 2008(02)
[8]道與邏各斯:中西文化與文論分道揚鑣的起點[J]. 曹順慶. 文藝研究. 1997(06)
本文編號:31009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310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