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マエカラ”復句的用法
本文關鍵詞:日語“マエカラ”復句的用法
【摘要】:日語"マエカラ"復句的用法可以從從句、主句的語法性質、語義和語用3個方面進行闡釋。與"マエ /マエニ"復句相比較:(1)"マエカラ"復句的從句內否定式出現(xiàn)的比例較高,主句以テイル形式以及名詞、形容詞等狀態(tài)性謂語為主;(2)在語義上,"マエカラ"指定的時間有主句時間和主句時間的開始時點之別;(3)在語用上,"マエカラ"主要用于強調主句事態(tài)先于從句事態(tài)的特殊環(huán)境中。
【作者單位】: 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日語 "マエカラ"復句 "マエ/マエニ"復句
【分類號】:H364.3
【正文快照】: ~~日語“マエカラ”復句的用法@黃文溥$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福建泉州362011日語;;"マエカラ"復句;;"マエ/マエニ"復句日語"マエカラ"復句的用法可以從從句、主句的語法性質、語義和語用3個方面進行闡釋。與"マエ/マエニ"復句相比較:(1)"マエカラ"復句的從句內否定式出現(xiàn)的比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小川泰生;日漢翻譯時的主語省略問題[J];漢語學習;1997年05期
2 秦禮君;漢語連詞與日語接續(xù)(助)詞[J];日語學習與研究;1994年02期
3 馬心丹;日語、漢語詞詞素的位置顛倒[J];外語學刊;1986年03期
4 無一;;まかぬたねははぇぬ[J];日語知識;2005年12期
5 王斌;日語常用的幾種比喻方式[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83年03期
6 賀孟鋼;淺談日語諺語與漢語成語的關系[J];外語學刊;1983年01期
7 姚寶梁;談英漢復句關聯(lián)詞的異同[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1983年00期
8 金連一;日語漢譯中存在的詞義問題初探[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1989年02期
9 冷鐵錚;;日語的幾個特點及其藝術性問題——兼論日語中的“共活”藝術[J];日語學習與研究;1993年04期
10 華曉會;從民族思維的特點淺析日語中某些曖昧的語言表達方式[J];外語學刊;199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玉泉;;日語中女性語的歷史成因及其特點[A];福建師范大學第八屆科技節(jié)老師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2 鄭鯤騰;;英語中源自日語的詞匯與日語原詞的詞義比較[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呂喬;;日語“人(ひ と)”和漢語“人家”的自稱用法對比[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曲鳳鳴;;中文的“~(之)前”與日語的“~前に”“~までに”[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5 池上嘉彥;;日語——“撒旦的語言”[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多元文明沖突與融合中語言的認同與流變”外國語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陳玉泉;;日語中委婉語的語用方式概述[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7 尹仙花;;日語接尾詞‘的’用法[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8 谷麗萍;;日語中表示狀態(tài)的幾個詞的比較[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9 陳一平;;淺談中級日語聽力教學及訓練方法[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10 薛雅明;;對大學日語教學方法的探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景莉;體驗文化 增進友誼[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記者 嚴峻嶸;今年日語口譯考有何變化[N];人才市場報;2008年
3 馮維江;日語“英漢”之爭昭示了什么[N];上海證券報;2008年
4 記者 楊耀青;日本漢字能力古城受檢[N];西安日報;2008年
5 趙金波;發(fā)揚日語特色 打造國際品牌[N];中國教育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陸一波;為世博,祖孫十年義務教日語[N];解放日報;2010年
7 記者 楊舒;BJT成職場日語新評判標準[N];國際商報;2009年
8 實習生 王再元 記者 李林巖;首屆日語演講比賽舉行[N];吉林日報;2004年
9 付曉利;揣著《標日》,去闖蕩北海道[N];中華讀書報;2008年
10 崔];漢字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有多大[N];中國民族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秀東;日語和韓國語的復合動詞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2 關薇;現(xiàn)代日本語感情表現(xiàn)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3 費惠彬;漢日話題對比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4 覃勤;日傳悉曇文獻與漢語中古音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楊曉敏;日語復合動詞的多義性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6 張穎;現(xiàn)代日語指示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萬玲華;中日同字詞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倪永明;中日《三國志》今譯與中古漢語詞匯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9 金菊花;朝鮮后期漢譯諺語集《耳談續(xù)纂》語言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10 吳善子;漢韓反詰語氣副詞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暢;中日文時體對比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2 才華多旦;藏日語言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3 閆志章;日語外來語及其社會文化背景[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楊著清;日漢顏色詞使用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5 張?zhí)碛?日語年輕人用語研究[D];山西大學;2006年
6 夏曉麗;現(xiàn)代漢語中的日源外來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7 尹航;日本女性語的變遷[D];山西大學;2007年
8 袁子凌;英日禮貌語言對比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9 鄧圓;日語的主語省略以及與漢語和英語的比較[D];廣西大學;2006年
10 張雷;從諺語來看日本人的傳統(tǒng)家庭文化[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747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97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