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意理論在中日交替?zhèn)髯g中的運用
發(fā)布時間:2017-04-05 09:17
本文關鍵詞:釋意理論在中日交替?zhèn)髯g中的運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不同于通常的理解和表達的翻譯程序,釋意理論認為翻譯的模式是理解、脫離語言外殼和重新表達。法國釋意學派創(chuàng)始人塞萊絲柯維奇把口譯過程描述為三角模式,即在理解和表達中間增加了“脫離語言外殼”這一意義產(chǎn)生的階段:三角的左邊是原語,右邊是目的語,中間頂部是意義產(chǎn)生階段。本論文以“日本俱樂部安替記者招待會”和“日本俱樂部鄧小平記者招待會”為例,分析了釋意理論在中日交替?zhèn)髯g實踐中的運用,從譯員是否“脫離語言外殼”這一視角出發(fā),通過比較演講者與譯者的發(fā)言,發(fā)現(xiàn)譯員在翻譯的過程中所運用的信息整合、補充說明、轉(zhuǎn)化表達方式、增減譯等翻譯策略均與釋意理論所倡導的“脫離語言外殼”相一致,得出起源于法國的釋意理論所倡導的“脫離語言外殼”這一概念同樣適用于中日語之間的交替?zhèn)髯g這一結論。
【關鍵詞】:釋意理論 脫離語言外殼 三角模式 交替?zhèn)髯g
【學位授予單位】: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36
【目錄】:
- 摘要3-4
- 要旨4-7
- 1.はじめに7-11
- 1.1 研究意
本文編號:2868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2868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