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漢字在日文中的演變與發(fā)展
[Abstract]: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Japanese began to express their language in Chinese characters. After generations of hard work, they gradually completed the absorpti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finally integrated the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one word, one syllable and other words into the Japanese national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It form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language system from Chinese.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become the national characters of Japan.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H3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碧波;箕子論——兼論中國古代第一代文化人諸問題[J];北方論叢;2004年01期
2 王麗英;論早期道教的傳播方式[J];北方論叢;2005年05期
3 晁瑞;;介詞“向”對“問”的替換——兼談方言介詞“問”的歷史演變[J];北方論叢;2005年06期
4 曾維加;道教傳播中的語言媒介[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5 張東華,劉偉;荊州之爭與吳蜀關系新探[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6 張玉,楊慶博;兩漢時期的河間王[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2期
7 任新建;論康藏的歷史關系[J];中國藏學;2004年04期
8 周長山;漢代的里[J];大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9 蔡鋒;對古代皇宮貴族女性文化教育的考察[J];婦女研究論叢;2004年03期
10 劉克;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說:荊楚文化精魂的記憶與想象[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袁延勝;東漢人口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2 景盛軒;敦煌本《大般涅i鎂費芯縖D];浙江大學;2004年
3 蔣曉春;三峽地區(qū)秦漢墓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4 戴建平;魏晉自然觀研究[D];南京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巧霞;試論王充“疾虛妄”的批判精神[D];河北大學;2003年
2 陸巖軍;江淹及其作品簡論[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索明杰;匈奴對西漢王朝的政策[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4 謝凝;從史到經[D];鄭州大學;2005年
5 曹冬棟;劉孝綽集校注[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志兵;論《世說新語》中的魏晉士人形象[D];青島大學;2007年
7 聶雙;《詩經·魯頌》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8 李韜;渴望生命的圖式[D];河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
本文編號:22394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2239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