テイタ時態(tài)句的日譯漢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16 20:25
本文關鍵詞:テイタ時態(tài)句的日譯漢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テイタ」時體句 其中譯 意象圖式映射比較
【摘要】:日語動詞一般具有「ル」、「タ」、「テイル」及「テイタ」四種時體活用,分別相當于‘原形·將來時’、‘過去時’、‘進行·持續(xù)體’及‘過去持續(xù)體’。將日語的這些時體句轉(zhuǎn)換翻譯成漢語時,前三者在語法層面上有比較固定的對應標記,唯獨其中的「テイタ」多數(shù)情況下在語法上形成無標對應。即使有標記,也多以‘在V’、‘V了’、‘V著’等形式出現(xiàn),問題是這些表述多和前項「タ」、「テイル」的對譯處理在形式上重疊?傊照Z中的「~テイタ」時體句借助每個動詞自身的特性,在中譯時表現(xiàn)出較高的靈活機動性。本論文從傳統(tǒng)語言學出發(fā),借助語用學、認知語言學及翻譯綜合理論,吸收至今以來對日語動詞「タ」形「テイル」形的語法功能等的研究成果,,對日語「~テイタ」時體句的中譯策略進行實證考察。主要依據(jù)語料是夏目漱石的小說『坊っちゃん』及其三個版本的中譯。并對部分含有「テイタ」時體的單句對譯也一并做出考察,探究比較中日兩種文化思維模式下「~テイタ」時體句意向圖式的映射關系,在此基礎上對該時體句的實質(zhì)及中譯模式做出初步探索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3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敦夫;;日語持續(xù)體標志“te-iru”的非持續(xù)性[J];外語教學;2011年03期
本文編號:11936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11936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