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際視域下英俄禮貌對比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跨文化交際視域下英俄禮貌對比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文化 禮貌 交際 英國 俄羅斯 言語行為
【摘要】:禮貌作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人類交際中起著重要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示禮貌的方式方法以及人們用以判斷禮貌的標準具有很大差異。從命令式的使用、邀請和感謝言語行為以及稱呼四個方面對英俄禮貌的不同之處進行對比,并分析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從而為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和外語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
【關(guān)鍵詞】: 文化 禮貌 交際 英國 俄羅斯 言語行為
【分類號】:H35;H313
【正文快照】: 一、前言跨文化交際通常指任何兩個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際。正是因為語言文化的不同,所以在交際過程中人們往往習慣從自身的文化取向出發(fā),也就是民族中心主義的角度——感覺自身文化中的一切都是正常而自然的,所有風俗習慣也是普遍適用的[1]。在民族中心主義思想的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龍青然;言語行為行業(yè)特色探析[J];邵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1期
2 李正義;漢英言語行為中的言外之意[J];中國成人教育;2003年01期
3 孫淑芳;俄語強迫言語行為研究初探[J];中國俄語教學;2003年01期
4 錢樂奕;中英道歉言語行為之比較[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5 凌來芳;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選擇之比較[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6 唐善生;褒揚、恭維與諷刺言語行為構(gòu)成分析[J];修辭學習;2003年04期
7 白曉明;調(diào)節(jié)性言語行為與委婉的語用效果[J];修辭學習;2003年06期
8 朱躍,李家玉;中英商業(yè)購物中“拒絕”言語行為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2004年01期
9 吳淑瓊,樊葳葳;英漢批評言語行為策略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2004年02期
10 王俊;淺談日常交際中英漢言語行為的差異及其文化內(nèi)涵[J];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咪咪;;批評言語行為中日對照研究——以電視劇為題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林大津;;論言語行為“得體性”探討中的概念混亂[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鄭立華;;試論言語行為的社會意義[A];中國社會語言學(2004年第2期)[C];2004年
4 葉華;;醫(yī)生言語行為淺析[A];2008年浙江省神經(jīng)病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唐炎;龔堅;郭禮;張新;;基于言語行為的體育教師課堂角色的實證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6 晏小萍;;性別、權(quán)勢與禮貌策略在漢語請求、拒絕言語行為中的表現(xiàn)[A];中國社會語言學(2004年第2期)[C];2004年
7 陳俊;張積家;張艷輝;;教師管教言語行為語效的比較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胡友信;;“THANK YOU”用語的言語行為與作用[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6年
9 黃永紅;;群體文化和個體文化在言語行為中的體現(xiàn)[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孔慧;;哈貝馬斯論塞爾的《意義、交往及表現(xiàn)》[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7)[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軍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應用語言學系;社會環(huán)境與社交語料:語用學根基之所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美國著名哲學家 羅格斯大學哲學系教授 羅格斯大學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 厄尼·勒坡爾 美國哲學家 認知科學家 馬修·斯通;語義與語用[N];光明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文兵;漢英維護言語行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唐禮勇;中國人言語行為的社會學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3 關(guān)英明;現(xiàn)代漢語致歉言語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4 尚曉明;人和世界語境中的言語行為建構(gòu)與透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5 謝龍新;文學敘事與言語行為[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趙明煒;會話的交互言語行為模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7 段蕓;言語行為語力的認知語言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崔蓬克;言語行為視角下的政府微博語言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9 曾莉;非規(guī)約間接否定:作為語用策略的言語行為[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10 呂晶晶;合意性原則與刑事庭審轉(zhuǎn)述行為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荊欣;漢語抱怨言語行為語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樊宏偉;俄語拒絕言語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趙宇;中美道歉言語行為對比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4 莊亦周;國內(nèi)英語課堂“不贊同”言語行為實施策略實證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5 張春波;俄語威脅言語行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夏尊驥;俄語表情類言語行為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袁圣鶴;日語“貶損”言語行為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8 周小麗;漢語安慰言語行為策略及實現(xiàn)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徐晶;基于禮貌原則的請求言語行為中日比較[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10 徐曉丹;俄語抱怨言語行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9248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92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