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漢互譯中的文化差異及其翻譯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7-05-22 20:15
本文關鍵詞:俄漢互譯中的文化差異及其翻譯方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語言是人類表達客觀世界的手段,同時也是人類交往最重要的工具。語言不僅是文化的一面鏡子,同時也是文化的產(chǎn)物,除此之外,語言是文化存在的特殊方式,也是文化代碼形成的要素。任何一種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她的民族性在語言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語言與翻譯緊密相連,語言既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該民族獨特的生活和活動方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人類認知和理解方式的總和。翻譯是使用不同語言民族之間溝通思想、交流文化的橋梁,是傳遞信息的媒介。翻譯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語言的翻譯不僅是語言符號表層指稱意義的轉換,更是兩種不同文化內涵的相互溝通和移植。正如Г.Р.Гачечиладзе所說:“翻譯并不簡單地只是把一種語言形式用另一種語言形式來替換”,“翻譯中再現(xiàn)原文的形式和內容的問題,從根本上說是傳達原文的民族特色的問題!(《文藝翻譯與文學交流》,第67頁)因此翻譯涉及兩種語言,更涉及到兩種文化。翻譯與文化存在著一種緊密的互動關系:翻譯豐富了譯入語的文化,為譯文讀者帶來異域風情;翻譯作為跨文化交流的中介,是文化與文化的交流,也是文化與文化的對話。 文化帶有鮮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間的文化差異也給翻譯帶來了障礙。本文就是以文化的視角來考察翻譯。 本論文題目《俄漢互譯中的文化差異及其翻譯方法》 本論文的內容結構如下: 1.引言 2.文化差異研究的理論基礎 3.翻譯中文化差異的主要體現(xiàn) 4.應對文化差異的翻譯方法 5.結束語 引言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選題的迫切性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大眾傳媒的普及,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頻繁。然而人們發(fā)現(xiàn),在交往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交際障礙。其中語言障礙不是影響語際交際的唯一因素,文化差異則是妨礙語際交際的又一成因。無疑,文化差異無論如何都是不容忽視和回避的,F(xiàn)在文化差異已經(jīng)越來越引起翻譯界的重視。以文化的視角去研究翻譯也正是本論文選題的意義。 2.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語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民族心理必定會反映到民族語言中來。兩個國家之間由于自然條件、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不同方面的制約,也就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方面的制約,也就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民族文化。翻譯不是簡單地把一種語言形式用另一種語言形式來替換,而是文化的交流與對話。本論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指出在俄漢互譯中為排除文化差異而提出切實可行的翻譯辦法。本論文應用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其中最主要是是對俄漢語進行比較和分析的方法,以及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方法。 3.論文的新意 近一個世紀以來文化差異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對于文化差異的表現(xiàn)更是眾說紛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試圖揭示文化差異在翻譯中的表現(xiàn),并以歸化和異化的角度提出應對文化差異的基本方法。 4.論文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一方面,可以為文化和翻譯研究提供某些理論依據(jù),另一方面,有助于外語學習,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克服文化休克。在跨文化交際和翻譯實踐中,不同文化的撞擊給我們的交際帶來了障礙。本文不僅正視文化差異,而且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因此對翻譯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第一章《研究文化差異的理論基礎》 本章主要講述了如下問題:文化與語言的關系、翻譯的概念及其視角、翻譯與文化的關系、翻譯的標準。由于各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可能完全相同,從而也就給語言的翻譯帶來種種障礙和困難。俄漢兩個民族屬于不同的文化體系,文化差異是不可避免的。對于文化差異的表現(xiàn)Л.С.Бархударов,Е.М.ВерещагиниВ.Г.Кастомаров,иГ.А.Антипов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通過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探討為文化差異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文化差異的基本表現(xiàn) 在本文中筆者從以下四方面來說明文化差異的表現(xiàn): (1)原語與譯語中的文化概念不對應 (2)原語與譯語中的對應詞蘊涵意義不同 (3)原語與譯語中的概念分類不相符 (4)不同風俗習慣、生活環(huán)境、民族心理、觀察事物的角度和特有的表達方式,促成了不同語言習語的形成。 第三章處理文化差異的翻譯方法 文化差異客觀存在,任何兩種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對等。譯者翻譯時,應充分注意到原語與譯語之間文化的差異,避免由于忽視了語言的文化因素而導致的誤譯。在翻譯實踐中我們可以采取如下6種方法來處理文化差異:音譯法、直譯法、直譯加釋法、加注法、替代法和意譯法?偟膩碚f,以上幾種方法都可以歸結到當前翻譯界對文化處理的兩種傾向,即以目的語為歸宿的“歸化”和以原語為歸宿的“異化”。兩者不僅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辯證統(tǒng)一的。 結束語 語言不僅是文化的載體,同時也是文化交流的手段。翻譯作為交流的媒介,自然和各個民族的語言與文化緊密相連。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因此文化差異存在并且不可避免。但是,面對文化差異我們并不是束手無策,而是有章可尋的。無論是“歸化”還是“異化”都是我們在翻譯實踐中必不可少的翻譯方法!胺g與文化”的問題十分復雜,涉及民俗學、語言國情學、心理學等,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大有裨益。
【關鍵詞】:文化差異 翻譯 歸化 異化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H35
【目錄】:
- 內容摘要4-7
- АВТОРЕФЕРАТ7-11
- Введение11-14
- Глава Ⅰ Теоретическое основание изучения культурных различий14-41
- 1. Культура и язык14-17
- 2. Понятие перевода и его аспекты17-28
- 3. Культура и перевод28-32
- 4. Норма перевода32-35
- 5. Мнение учёных о культурных различиях35-41
- А. Мнение Бархударова о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ой лексике36-38
- Б. Взгляд Верещагина и Костомарова на безквиваленнтные и фоновые слова38-40
- В. ТочказренияАнтиповаолакуне40-41
- Глава II Основные проявления культурных различий при переводе41-57
- 1. Несоответствие понятия культуры в ПЯ и ИЯ41-45
- 2. Соответственные слова, имеющие разные значения в ИЯ и ПЯ.45-48
- 3. Несоответственные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и понятий в ИЯ и ПЯ48-50
- 4. В силу привычек и обычаев, условий жизни,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психологии, из-за различий точек зрения и способа выражения, образуются разные иди?@@#50-57
- III. Способы трактовка культурных различий при переводе57-84
- 1. Об отчуждении59-73
- А. Транскрипционный перевод60-63
- Б. Буквальный перевод63-67
- В. Прямой и описательный перевод67-70
- Г. Комментарий70-73
- 2. Об адаптации73-84
- А. Замена образа в исходном языке74-79
- Б. Вольный перевод79-84
- Заключение84-86
- Литература86-88
-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88-89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科研情況89-90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霍存葉;俄漢語中文化空缺現(xiàn)象的翻譯[D];內蒙古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俄漢互譯中的文化差異及其翻譯方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67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386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