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識字教育國際研討會文獻之三》2006年
本文關鍵詞: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識字運動考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識字教育科學化教學匯粹——第二屆識字教育國際研討會文獻之三》2006年
對識字教育三個關鍵問題的研究
戴汝潛
【摘要】:正正確認識《漢語拼音方案》是拼音教學科學化的前提一、漢語拼音教學近半個世紀以來,漢語拼音教學始終是語文教育的基礎內(nèi)容之一,特別是作
【作者單位】: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分類號】:G623.22;H125.2
【正文快照】:
正確認識《漢語拼音方案》是拼音教學科學化的前提 一、漢語拼音教學 近半個世紀以來,漢語拼音教學始終是語文教育的基礎內(nèi)容之一,特別是作 為識字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得到學前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視。但 是,,究竟如何認識拼音教學的地位和作用,究竟如何處理拼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明賀;;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語拼音[J];才智;2010年05期
2 卞浩宇;嚴佳;;從《葡漢詞典》到《西儒耳目資》——來華耶穌會士與早期漢語拼音方案的歷史演變[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3 陳萍;;周有光 百歲語言巨匠[J];華人世界;2010年04期
4 邢星;;心無疆界 生命有光——訪百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J];人民教育;2010年11期
5 馬慶株;;有關語言文字的認識誤區(qū)——創(chuàng)新思維 構建和諧語文生活[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6 張建徽;;詞是拼寫短語和句子的最小基本單元[J];文教資料;2010年17期
7 ;感受七月[J];名人傳記(上半月);2010年07期
8 劉守華;;周有光:歷史進退,匹夫有責[J];名人傳記(上半月);2010年07期
9 邢星;;“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J];黨員干部之友;2010年08期
10 胡瑞昌;;黨和國家的語文政策和工作成績不容歪曲和否定[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劍昌;;價值在于原生態(tài)——臺山浮石飄色[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2 李玉非;;建國初期教育向工農(nóng)開門的重大舉措[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三)[C];2009年
3 王雷;;民國初期社會教育行政制度的確立及啟示[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三)[C];2009年
4 石河;;晏陽初的教育改革思想與實踐[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5 呂蘋;;南京國民政府前期浙江省舉辦民眾教育述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三)[C];2009年
6 李永賢;;俞慶棠的民眾教育思想與實踐[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7 高培華;;祁建華與“速成識字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三)[C];2009年
8 張維坤;;從《教童子法》看王筠的讀寫教學思想[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二)[C];2009年
9 顧月琴;;中國古代識字教材的比較——雜字與“三百千”的不同之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二)[C];2009年
10 康長運;;中國近代幼小銜接理論和實踐[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二)[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藝術研究院 王能憲;[N];光明日報;2011年
2 中國藝術研究院 王能憲;[N];光明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蘇令 楊麗欣 北京市朝陽區(qū)安華里第二幼兒園 牛翠平 鹽城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N];中國教育報;2010年
4 杜永道;[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5 任咪娜;[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6 杜永道;[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7 任咪娜;[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8 杜永道;[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9 任咪娜;[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10 杜永道;[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顧月琴;日常生活變遷中的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涂濤;漢字字源語境多媒體再現(xiàn)之教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靜;幼兒漢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紅運;戰(zhàn)前江蘇省保甲的社會動員和社會控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徐貞;古代識字教學與小學語文新課程識字教學對比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9年
3 蔣麗清;文化變革視野下的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陶仲;論識字教學的“幼小銜接”[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楊天樹;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識字運動考察[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型輝;民國江西鄉(xiāng)村實驗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暉;簡論宋代蒙學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8 杜俊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大后方平民教育運動[D];四川師范大學;2003年
9 何志魁;西部大開發(fā)中貢山縣獨龍族怒族傳統(tǒng)文化保存的教育策略初探[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梅蕾;隋唐童蒙教育文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關鍵詞: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識字運動考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897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89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