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類移動用戶生成內容可使用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8 20:47
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的大潮席卷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急劇增加,這些用戶貢獻了大量豐富的內容。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性、普遍性,使得用戶生成內容的門檻降低,從而對其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影響用戶的使用,降低其可使用性,與用戶接觸最頻繁的文本類UGC更是如此。因此,本文引入可使用性的理念并設計針對文本類移動UGC的可使用性評價指標體系。本文得到的研究成果可以為網絡平臺中的用戶生成內容監(jiān)管提供可直接參考的工具、解決實踐中監(jiān)管人員無據可依、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可以對市場上現有的移動用戶生成內容平臺進行評價;還可以為用戶獲取高可使用性的移動UGC時提供決策依據。本文具體分析過程如下:首先,本文在調查和分析用戶生成內容以及可使用性評價的文獻基礎上,對可使用性評價維度進行歸納、總結,設置可使用性測試實驗,從用戶獲取以及使用文本類移動UGC的實際體驗出發(fā),選取文本類移動UGC可使用性評價初設指標模型;其次,依照提出的模型,通過兩次較大規(guī)模樣本數據的收集,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對初設模型做進一步提煉和分析,通過驗證性因子分析對指標的概念模型進行構建和驗證,并探索不同指標間的路徑系數;最后,結合路徑系數,確定文本類移動U...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思路圖
河北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論文文本類移動用戶生成內容可使用性評價指評價維度上的可使用性評價維度究的深入開展,學者們對可用性的維度從不同的角度進用來測試或評估產品或系統(tǒng)的可用性。目前學術界普遍工程學家 Jakob Nielsen 在其《可使用性工程》一書中所[31]。如圖 2 所示。
圖 3 因子碎石圖通過對因子分析結果進行最大方差旋轉處理,發(fā)現在對應因子下各個變量的最小因荷量都超過了 0.4,這說明量表有良好的區(qū)分度。具體情況見表 21:題項 a21、a22、a26、a27 屬于公共因子 1;題項 a33、a34、a35、a36 屬于公共因子 2;題項 a23于公共因子 3;題項 a7、a8、a9;a11;a12 屬于公共因子 4;題項 a31、a32 屬于因子 5;題項 a19、a20 屬于公共因子 6;題項 a13、a15、a16、a18、a28、a29 屬于因子 7。表 21 因子負荷系數 指標公共因子1 2 3 4 5 6 7內容合法性 0.206 0.24 0.126 0.612 -0.013 0.147 0.176內容合理性 0.14 0.401 0.341 0.481 0.396 0.028 0.218內容時效性 0.243 -0.021 0.269 0.754 0.147 0.224 0.518內容包含鏈接有效性0.128 0.173 0.354 0.865 0.69 0.295 -0.05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用戶信譽評級的UGC質量預判模型[J]. 金燕,閆婧.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6(03)
[2]社會化媒體環(huán)境下下UGC質量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 王晶. 創(chuàng)新科技. 2015(12)
[3]移動互聯網用戶生成內容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 李賀,張世穎.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5(10)
[4]學術型UGC社區(qū)用戶協同信息行為的調查與分析[J]. 金燕,劉倩瑜. 圖書館學研究. 2015(17)
[5]在線社交網絡用戶行為研究現狀與展望[J]. 楊善林,王佳佳,代寶,李旭軍,姜元春,劉業(yè)政.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5(02)
[6]UGC平臺的特征及其信息流的分析[J]. 門亮,楊雄勇. 設計. 2015(05)
[7]社會化商業(yè)情境下UGC對品牌態(tài)度的影響述評[J]. 王曉宇,鄭亞琴.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 2014(03)
[8]用戶生成內容(UGC)的元數據研究[J]. 么媛媛,鄭建程. 圖書館學研究. 2014(09)
[9]OPAC用戶生成內容優(yōu)化[J]. 黎邦群. 圖書館論壇. 2014(01)
[10]用戶生成內容研究綜述[J]. 李妙玲. 圖書館學研究. 2013(16)
博士論文
[1]高校圖書館網站可用性評價研究[D]. 李曉鵬.南京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19174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思路圖
河北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論文文本類移動用戶生成內容可使用性評價指評價維度上的可使用性評價維度究的深入開展,學者們對可用性的維度從不同的角度進用來測試或評估產品或系統(tǒng)的可用性。目前學術界普遍工程學家 Jakob Nielsen 在其《可使用性工程》一書中所[31]。如圖 2 所示。
圖 3 因子碎石圖通過對因子分析結果進行最大方差旋轉處理,發(fā)現在對應因子下各個變量的最小因荷量都超過了 0.4,這說明量表有良好的區(qū)分度。具體情況見表 21:題項 a21、a22、a26、a27 屬于公共因子 1;題項 a33、a34、a35、a36 屬于公共因子 2;題項 a23于公共因子 3;題項 a7、a8、a9;a11;a12 屬于公共因子 4;題項 a31、a32 屬于因子 5;題項 a19、a20 屬于公共因子 6;題項 a13、a15、a16、a18、a28、a29 屬于因子 7。表 21 因子負荷系數 指標公共因子1 2 3 4 5 6 7內容合法性 0.206 0.24 0.126 0.612 -0.013 0.147 0.176內容合理性 0.14 0.401 0.341 0.481 0.396 0.028 0.218內容時效性 0.243 -0.021 0.269 0.754 0.147 0.224 0.518內容包含鏈接有效性0.128 0.173 0.354 0.865 0.69 0.295 -0.05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用戶信譽評級的UGC質量預判模型[J]. 金燕,閆婧.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6(03)
[2]社會化媒體環(huán)境下下UGC質量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 王晶. 創(chuàng)新科技. 2015(12)
[3]移動互聯網用戶生成內容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 李賀,張世穎.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5(10)
[4]學術型UGC社區(qū)用戶協同信息行為的調查與分析[J]. 金燕,劉倩瑜. 圖書館學研究. 2015(17)
[5]在線社交網絡用戶行為研究現狀與展望[J]. 楊善林,王佳佳,代寶,李旭軍,姜元春,劉業(yè)政.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5(02)
[6]UGC平臺的特征及其信息流的分析[J]. 門亮,楊雄勇. 設計. 2015(05)
[7]社會化商業(yè)情境下UGC對品牌態(tài)度的影響述評[J]. 王曉宇,鄭亞琴.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 2014(03)
[8]用戶生成內容(UGC)的元數據研究[J]. 么媛媛,鄭建程. 圖書館學研究. 2014(09)
[9]OPAC用戶生成內容優(yōu)化[J]. 黎邦群. 圖書館論壇. 2014(01)
[10]用戶生成內容研究綜述[J]. 李妙玲. 圖書館學研究. 2013(16)
博士論文
[1]高校圖書館網站可用性評價研究[D]. 李曉鵬.南京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191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3219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