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圖書檔案論文 >

《華陽國志》的文獻和語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09 05:32
【摘要】:東晉常璩所著《華陽國志》,記載了從上古傳說時代至成漢時期(東晉永和三年)西南地區(qū)的歷史沿革、歷史人物、地理面貌及方物風俗等多方面內(nèi)容,保留了大量翔實、可靠的記錄。東晉正處在漢語發(fā)展史上劇烈變化的時期。詞匯、語法都發(fā)生了大量的新舊交替現(xiàn)象,許多近代漢語甚至現(xiàn)代漢語的詞匯、語法現(xiàn)象,都可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目前,研究者們對六朝時期口語化程度較高的文獻已多有深入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對其他材料則著力不多。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對材料全面性、立體性的要求不斷提高,對《華陽國志》這樣的口語化程度較低、但也保留了許多中古詞匯和語法特點的六朝文獻進行專門探討,也是漢語史研究的題中之義。 本論文研究的主要目標是從語言學的角度對《華陽國志》的版本源流、標點校勘、詞匯訓詁以及語法進行全面的研究。各章節(jié)提要如下: 上編文獻研究,共4章。 第一章緒論,梳理了前人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研究的問題及方法。 第二章討論了常璩的生平著述和《華陽國志》的版本源流。首先,對存在較大爭議的常璩著述情況,如常璩是否著有《蜀平記》、《蜀漢偽官故事》;《漢之書》與《蜀李書》的關系等進行了深入考證。其二,探討《華陽國志》的成書情況及版本流傳,獲得了較為清晰的版本流傳脈絡,并對一些爭論較大的問題:如《華陽國志》的卷數(shù)問題,張佳胤刻本是否缺卷十上、中兩部分的問題,錢谷手鈔本的卷數(shù)問題,徐惟起鈔本的性質(zhì)問題等等,均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第三章采用逐條分析考證的方法,對前人研究《華陽國志》的?焙蜆它c存在疏漏的部分,進行了研究和改正。 第四章譯注商補,主要針對前人研究尤其是《華陽國志譯注》在詞匯訓詁方面的成果,將語言研究與史實、職官、讖緯、民俗等的考證結合起來,對前人研究成果中存在問題和分歧之處,進行了逐條深入考證,補其漏,糾其謬,顯其真。 下編語法研究,共4章。 第五章《華陽國志》的量詞,從量詞的使用結構、稱量對象、出現(xiàn)頻率、虛化程度等角度,對《華陽國志》中的名量詞和動量詞進行了窮盡性的描寫和分析,并與同時期量詞的普遍使用情況進行了共時比較。 第六章判斷句。經(jīng)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華陽國志》的判斷句發(fā)展較當時實際語言情況滯后頗多,仍以無系詞的“……者,……也”,結構及其變體為主,在使用系詞的判斷句中,“為”的使用頻率也大大高于“是”字;另外,六朝時期較為特殊的“是也”判斷句在《華陽國志》中有不少用例,表現(xiàn)出其過渡階段的性質(zhì)。 第七章被動句!度A陽國志》的被動句使用情況與被動句的歷史發(fā)展趨勢基本一致:“為+施事+所+動詞”是最常用的句式,形式也較為豐富;“見”字被動句出現(xiàn)的頻率僅次于“為+施事+所+動詞”句式,保持了漢代以來的發(fā)展情況;“被”字被動句出現(xiàn)頻率雖低于魏晉時期的平均水平,但其形式多樣,反映出“被”字句在這一時期的迅速發(fā)展及其發(fā)展?jié)摿Γ簧瞎艥h語中常用的“於”字被動句和不帶“所”的“為”字被動句,使用頻率則相當?shù)?已趨于衰亡。 第八章對動補結構進行分析研究,分動結式、動趨式分別進行討論。《華陽國志》的動趨式尚未出現(xiàn),趨向動詞用在另一動詞后通常構成連動結構;動結式中,使成式指受補語已有一定頻率的使用,但各補語發(fā)展不平衡,指施補語和指動補語中的動相補語尚未出現(xiàn),程度補語和狀態(tài)補語已經(jīng)產(chǎn)生且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 《華陽國志》處在中古漢語的初期,這一時期漢語面貌發(fā)生了劇烈的變化,過去上古漢語的特色大量衰亡、消失,新的語言現(xiàn)象層出不窮。盡管《華陽國志》的語言存古性較強,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語言發(fā)展的情況。通過對《華陽國志》語言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帶有中古時期特色的語言現(xiàn)象,而一些尚未出現(xiàn)的語言現(xiàn)象,則能看到其發(fā)展的軌跡。這都將有利于全面、立體地掌握漢語史發(fā)展的基本情況和規(guī)律。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256.22;H1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平;帶“得”的述補結構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J];古漢語研究;1990年01期

2 李志兵;漢語使成式的形成[J];古漢語研究;1990年03期

3 吳福祥;關于動補結構“V死O”的來源[J];古漢語研究;2000年03期

4 張顯成;從簡帛文獻看使成式的形成[J];古漢語研究;1994年01期

5 宋紹年;漢語結果補語式的起源再探討[J];古漢語研究;1994年02期

6 魏麗君;也談動趨式的產(chǎn)生[J];古漢語研究;1996年04期

7 方文;一部簡明實用的學術著作——《華陽國志校注》[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5年03期

8 趙俊芳;《華陽國志》漢魏叢書本述略[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8年06期

9 劉子瑜;敦煌變文中的三種動補式[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10 董志翹;;中世漢語“被”字句的發(fā)展和衍變[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曉華;《華陽國志》作者常璩的政治思想及史學思想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7866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27866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0f8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