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版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27 06:53
【摘要】: 范曄《后漢書》成書以來,其傳布經(jīng)歷抄本時代和刻本時代兩個階段,產(chǎn)生抄本和刻本兩類版本。經(jīng)考證,抄本原有范曄原書、劉昭注本、吳均注本、李賢注本四大系統(tǒng),隋唐之際尚存范曄原書、劉昭注本、李賢注本三大系統(tǒng)的抄本。自宋開始刊刻《后漢書》,經(jīng)元、明、清三代翻雕、重刻,《后漢書》版本不斷繁衍,逐漸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本形態(tài),進而構(gòu)成不同的版本系統(tǒng),同一系統(tǒng)的版本文本形態(tài)不一定相同,但內(nèi)容基本相同。自淳化本肇《后漢書》刻本之始,至清武英殿本,歷代官刻本基本上一脈相承,是《后漢書》歷代刻本的主干,其他各支系皆從此主干出,形成完整的《后漢書》刻本系統(tǒng)。從文字內(nèi)容而言,劉元起首次將劉頒刊誤附入《后漢書》注中,其后刻本多附劉頒刊誤,劉頒刊誤成為鑒別版本的一項重要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256.22
本文編號:2731471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256.22
【引證文獻】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繁貴;《后漢書》異文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314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27314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